第83章 杨皙子推波助澜 小凤仙义助蔡锷(1/5)
【史要】杨度组建筹安会,袁世凯筹备称帝;凤仙义助蔡锷……
却,袁世凯虽然在《中日条约》上签字,背了个骂名;但总算迫使日本让步,所索取的大多是些本来就已被攫去了的东西,袁世凯心里倒是自慰了许多;在他觉得,这正是自己玩心术耍手腕的结果,也就有点沾沾自喜了,甚至于自我标榜为“日本人的克星”。
而因《中日条约》签署,日本政府真的表示了对袁世凯称帝的支持;日置益甚至于当面对袁世凯道:“我国希望袁总统能再上一层楼。”
此话的意思十分明白,能得到日本政府如此表态,对于袁世凯来倒可以是有失有得。
不久,《二十一条》风波渐息,袁世凯也就又有精力圆他的皇帝梦了。
时有河南项城袁世凯的老家差人来报,言:“近日,袁氏祖坟旁,忽然长出一条紫藤;粗若碗口,长达数丈,蜿蜒曲折,状似盘龙。”
袁克定觉得这倒又是劝父亲称帝的话头,即向袁世凯进言:“龙者,人君耶,应为瑞兆;此乃天意昭示,袁氏可登极也。”
袁世凯本来就甚是迷信,听儿子这么一;信以为真了,以为真是上苍在向自己昭示“可登极称帝了”?于是,一面吩咐袁克定赶回项城老家去好生保护那棵龙藤,一面则加紧复辟称帝的准备。
同时,袁世凯还抬出孔子,欲假手儒家学倡导的封建纲常礼教约束国人,以期恢复前朝礼制而为其复辟称帝开道;为此,袁世凯先后颁发了《尊崇孔圣》与《祭孔令》,称道:“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替,唯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翌年仲秋,袁世凯即带上总统府的一大班人马亲赴山东曲阜大祭孔丘。并给孔子七十六代嫡孙、世袭衍圣公的孔令贻颁发了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还让孔令贻出任筹安会的名誉理事,以更利于为袁世凯复辟称帝造势。
在实施称帝以前,袁世凯还打算先实施一项废省改道计划,将行政体制回复成满清皇朝时的道台制,为称帝之路先做个铺垫。其实,早在镇压国民党的二次革命时,袁世凯已开始逐步采用道台制了,只是没有明言而已。
当时,北洋军从国民党手中夺得赣、湘、鄂、皖等省,袁世凯就不再在这些省中设置省一级的行政长官,而仅设置了省以下的道一级的地方行政长官即镇守使或护军使。袁世凯先后任命了李纯为江西护军使、王占元为湖南护军使、张勋为江北镇抚使、倪嗣冲为皖北镇守使、龙济光为广东镇守使,刘显世为贵州护军使、李厚基为福建镇守使、郑汝成为上海镇守使、朱庆澜为黑龙江护军使。
当时,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只是为了削弱地方行政长官过于集中的权力,以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避免藩镇之祸。而今,袁世凯欲将这一改制推广至全国,为称帝铺路做准备。于是,袁世凯打算以述职之名召集各省将军至京开一次军事会议,公开宣布并实施废省改道计划。
然而,袁世凯的这一举措在北洋军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因为,袁世凯的天下是北洋军帮他打下来的;袁世凯坐定天下后,那些为他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北洋军将士、特别是冯国璋等人均巴望着凭汗马功劳当一会“并肩王”;而袁世凯此举无异于是要削他们的权并降低北洋军的地位,这令冯国璋等人甚是不乐,北洋军中一片怨声了。
袁世凯这才觉到了此举有点不妥,只少还没到时候;因为,他知道北洋军是自己的依靠,若是寒了北洋军将士的心,岂不是在拆自己的台?为此,袁世凯取消了军事会议,只是要各省都督进京述职;同时,将废省改道计划搁置不提。
同时,袁世凯为了进一步笼络冯国璋等北洋军将领,特授予冯国璋宣武将军、段祺瑞建威将军、曹锟虎威将军、段芝贵彰武将军、张勋定武将军、姜桂题昭武将军、龙济光振武将军、陆荣廷耀武将军、张锡銮振威将军,另有数十名将领受衔;如此,北洋军将领中的怨声才渐渐地平息了。
经此波折后,冯国璋等人已觉到了袁世凯有称帝的打算;对此,北洋军将领却是各有所图意见不一了,而冯国璋却深觉不妥。
于是,在进京述职时,冯国璋直截了当地问了袁世凯:“外传大总统欲改帝制,未知确否?”
袁世凯明白冯国璋的问意,觉得不宜直言相告;于是,谎言敷衍道:“谣传安可信?吾身为大总统,与皇帝无异,何多此一举耶?”
袁世凯所言听似在理,冯国璋信以为真不再追问,述职后即回江南去了。
冯国璋离去后,袁世凯的称帝戏却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虽然,袁世凯已觉到了冯国璋不赞成他称帝;但转而一想,冯国璋等人毕竟是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再是有异议也不至于跟他过不去吧?何况,一旦自己登上帝位,给他们加封进爵岂不就能万事大吉何虑之有?因此,袁世凯并不把冯国璋等人的态度放在心上,仍我行我素地一意而为。
此前,时任参政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83章 杨皙子推波助澜 小凤仙义助蔡锷〗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