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湘赣鄂秋收暴动 起义军三湾改编(1/4)
【史要】湘、赣、鄂“秋收起义”,“三湾改编”;通城、黄梅、沔阳、监利、瓦仓、天门、弥陀寺等起义……
却,国民党忙于“宁、汉合流”之时,中*共*却继“南昌起义”之后、又准备举行“秋收起义”了。
因为,每年的秋收时期,各地农民与土豪劣绅的矛盾都会突显与加剧;长期进行考察和研究“农民运动”的毛*泽*东*,则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湘南运动的大纲》;认为“应在秋收时期将各地农村中,业已存在的抗租抗捐斗争,引导到组织和发动农民武装起义上”。
于是,“南昌起义”成功后,毛*泽*东*则要求“从‘南昌起义军’中抽调一个团,开赴湘南的汝城、作为起义的中坚力量”;如此,则可拿下湘南的几个县。
而此时,已主持中*共*中央工作了的瞿秋白为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武装斗争上,且不免矫枉过正、甚至急于求成。
因此,瞿秋白也觉得应在“南昌起义”成功的基础上,将“武装起义的烽火引向‘湘、鄂、粤、赣’等省,利用各地原有的‘农民自卫军’举行武装起义”;因时值秋收,则称其为“秋收起义”或“秋收暴动”。
为此,“南昌起义”后的八月三日,中*共*中央就发布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以指导各地的“秋收起义”。
同时,“中央临时政治局”《任命》原“中*共*湖南省委农运部部长”彭公达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以领导湖南的“秋收起义”,并明确《指示》“湖南‘秋收起义’的目标,是夺取长沙等中心城市”。
瞿秋白原打算将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与《关于湘南运动的大纲》的毛*泽*东*留在中央工作,但因对“农民运动”甚是热忱的毛*泽*东*坚持要回湖南去,瞿秋白也就没有强留。
于是,瞿秋白以“中央临时政治局”名义,派遣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也回湖南参加“秋收起义”了。
彭公达与毛*泽*东*回到湖南后,即对中*共*湖南省委进行了改组。同时,设立了领导“秋收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
“前敌委员会”是“秋收起义”的军事指挥机关,由毛*泽*东*任“书记”;而“行动委员会”则由“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易礼容任“书记”,负责起义前的发动与组织等筹备工作。
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彭公达原打算在湖南全省同时实施暴动。
然因此前,湖南各地的“工会”与“农协”组织在“马日事变”中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民自卫军”也多被解散,欲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实有困难。
不过,此时的平江、浏阳、萍乡、醴陵、安福、莲花等县尚有几支“农民自卫军”保存,规模与声势虽不如往日,但尚有数千人、可成军以用;再,这几个县距长沙较近;一旦起义成功,即可进取长沙;而若取得了长沙,湖南的大局则能底定。
因此,中*共*湖南省委最后做出决定“湖南的‘秋收起义’以‘湘、赣’边区为重心,以夺取长沙为目标”,并即付诸实施。
为在“湘、赣”边区举行“秋收起义”,位于赣西萍乡的安源也就成了首选之地。因为,安源煤矿上原有一支“工人纠察队”,稍加发动即可重新组织、参与起义。
对于安源,毛*泽*东*早在安源煤矿工人大罢工时就去过多次,该算是驾轻就熟;于是,毛*泽*东*义不容辞地亲自担下了“发动安源工人”的任务。
果然,没多久,一支安源煤矿“工人纠察队”又组建而成了。
然而,就在“秋收起义”的准备顺利进行之时,却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人怵目惊心之事。
一日,毛*泽*东*与“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一起从安源转道铜鼓途中,不幸被当地的“铲共团”抓住;要不是毛*泽*东*设法虎口脱险、幸免于难,中国革命的历史或许将被重写。
这虽是一件鲜为人知的意外插曲,但读来令人感到惊愕;故而,此处随笔简述。
此前,中*共*党员、时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曾接到周逸群的来信,告知“南昌已举行起义”,要其“率部参与”。
然因,卢德铭部受制于张发奎,一时难以脱身;后来,张发奎《命》其“进驻九江待命”,卢德铭这才有幸走脱;于是,卢德铭也率部入赣、欲去参加“南昌起义”了。
然而,当卢德铭率部行至赣北武宁时,途中遇到了率领“平江工农义勇队”同样欲去参与“南昌起义”的中*共*党员、时任“平江县团防局局长”余贲民,方知“贺龙与叶挺已率起义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广东”了。
此时,已是八月七日,卢德铭见误过了“南昌起义”,且已追赶不及;于是,决定自己返回武汉、去寻找组织以求《指示》。
为此,卢德铭让其部将“警卫团第一营营长”余洒度代理“团长”之职,将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155章 湘赣鄂秋收暴动 起义军三湾改编〗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