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蒋介石华阳遇险 革命军南征八属(3/4)

兵向被称为四邑的新会、台山、开平、江门等地进犯了。

尚在“东征”前线的蒋介石闻报“八属”的邓本殷举兵进犯了,不由得愕然。

虽然,国民政府已经决定要“南征”邓本殷,但那要在平定粤东以后;想不到,“东征”还没结束,邓本殷抢先发难了,令国民政府左右难顾。看来,这“东征”、“南征”只得同时进行了;好在,此时“东征”中的“惠州战役”已经结束,陈炯明的残部已受重创,可抽调兵力南征了。

于是,蒋介石下令“南征”,并抽调兵力组建“南征军”,任命****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为“南征军”总指挥。

“南征军”分为四路,陈铭枢所率的****第四军第十师为南征第一路军,王均所率的****第三军第七师为南征第二路军,戴岳所率的****第二军第六师为南征第三路军,俞作柏所率的桂军为南征第四路军。

十月三十一日,受命“南征”的朱培德抵达鹤山,即制订并下达《国民革命军南路各军作战计划》,计划先取阳江、阳春,再攻高、雷、钦、廉诸州,最终平定“八属”。

于是,陈铭枢的南征第一路军由罗定向阳春进发;戴岳的南征第三路军则经新兴后,与陈铭枢部夹击阳春;王均的南征第二路军,更欲经开平、恩平后直扑阳江;俞作柏的南征第四路军按原计划,由广西的陆川入粤,进攻廉江、化州。

征战开始,陈铭枢一路畅顺,很快就进抵阳春;戴岳轻取新兴后,即与陈铭枢会师阳春。

驻守阳春的苏廷有兵力不足一个师,如何敌得戴岳与陈铭枢的合力相攻?坚守一阵后不得不败退阳江了,阳春即被“南征军”收复。

此时,四邑的开平、台山已被邓本殷占据;所以,王均率南征第二路军进至开平时,却遇到了邓本殷的部将姚之荣的顽强抵抗;而驻于台山的徐汉臣,见****前来攻打开平,即率部驰援姚之荣;于是,两军在开平激战难分难解。

此时,****第四军第十三师副师长陈章甫也奉命“南征”;朱培德将其所部作为右翼支队,命其赴开平参战。

如此,开平战役中,“南征军”占优势了;姚之荣与徐汉臣不敌,也只得败退阳江。

驻于恩平的叛将梁翰昭、梁休年、洪敦耀等人,总共只有三个团的兵力,自知绝非南征军的对手,赶紧弃城而走。

王均、陈章甫不费一枪一弹取得恩平后,又率部直扑阳江了。

此时,戴岳与陈铭枢也已率部抵达阳江;于是,“南征军”对阳江形成了钳形夹击之势。

阳江城内只有洪敦耀、苏廷有等败退的残部,难以抵御“南征军”,遂向驻于高州的邓本殷求援。

邓本殷本想派兵驰援,但因此时俞作柏所率的桂军也已由桂入粤攻打廉江了;廉江乃雷州半岛上的要塞之地,此地若是丢失,驻于高州的八属联军后路即被断,处境就危险了,这令邓本殷惊恐不已;因此,邓本殷只得倾全力守护廉江对付俞作柏,不敢分兵驰援阳江了。

阳江城内的本来就只是群败军之将,已无斗志;此时,见邓本殷不肯发兵驰援,料知阳江断难固守;也就都无意再战,纷纷弃城而走各觅生路了。

于是,阳江又被“南征军”所取。

阳江丢失后,盘踞于高州、廉州的邓本殷感到了处境危险;于是,将高州交予南路八属联军第二师师长兼高州善后处长陈凤起,自己则率部退守雷州了。

邓本殷离去不久,“南征军”的陈铭枢即率部来攻高州;陈凤起据城顽抗,但坚持不了多久即不敌,只得弃城逃往安南去了。

而在俞作柏攻打廉州的同时,李宗仁又派桂军第七旅旅长胡宗铎率部从广西灵山出发攻打钦州了。

驻守廉州与钦州的“八属军”副总指挥申葆藩两面受敌实难抵挡,遂也弃军逃往安南去了。

“南征军”攻取阳春、阳江之时,“第二次东征”终于宣告结束了;于是,国民政府决定将****第二军、****第三军调回驻守原防地,而由李济琛的****第四军继续“南征”,并由李济琛接任“南征军”总指挥。

李济琛受命后,即命其部将****第四军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率部从粤东赶赴“八属”;而该军的第十二师因部将叛变,师长梁鸿林出走,所部缺编了。

于是,国民政府将该军的**旅改编为第十二师,由****第四军副军长陈可钰兼任师长,张发奎任副师长。

如此,连同已在高州的陈铭枢所率的****第四军第十师及占据了阳江的陈章甫所率的****第四军第十三师,李济琛的****第四军又编足有四个师了。

十二月初,李济琛的****第四军又收复了电白、化州、吴川、遂溪等地。

已成孤军了的邓本殷,见势不妙只得放弃雷州,复又渡海逃到琼崖去了;并在海口等要津布防,欲凭借琼州海峡固守琼崖;同时,向北京临时执政府求援。

于是,段祺瑞即派海容号舰舰长曾以鼎率三艘军舰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百年史话中华演义】最新更新章节〖第129章 蒋介石华阳遇险 革命军南征八属〗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24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