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 九 将军命(2/4)
每一步,都有高人指点,才不能犯原则上的错误。郭开山原先因为在劳教所的位置上,在一个案子上犯了毛病,得罪了上头。好在在刘雪华叔叔的帮助下,平稳的离开了劳教所,才当上了这个上前线的医疗队。
上卷说到郭开山在红军师房管所的工作上干了好一阵子,之后胡部没有继续在师里工作,而是去“后勤院”去习了。没有办法,郭开山也只好离开了房管所,来到了另一个岗位,那就是师医院的政治协理员。
本来这个位置都是给资历深的政工干部准备的,可是看在刘雪华的面子上,师里还是把郭开山安排到了那里。
又过了一阵子。关悦和郭开山吵了一架,原因是夫妻生活上不和谐,也难怪,“女人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关悦那会还没有三十岁,当然不能受这个寂寞了,最后还是刘雪华出头,利用其叔叔的关系,把郭开山调到了军区劳教所,当个代理的所。
“北疆军区的劳教所”。关压的全是军中犯了错误的军人,它离a城很近,这也圆了关悦的要求。就算是郭开山没有时间回家,关悦总会开着她的那辆车子,用不到半小时的车程,来到郭开山的身边。有了妻子的“滋润”,郭开山仿佛也年轻了许多,唯独每当提起儿子时,心里一阵阵酸楚。他对儿子是亏欠了许多。
刚一到任,就有一个犯人找到郭开山,说他是冤枉的。
这是一个高炮旅的政委,犯的是贪污的事。念其交待罪行还算老实,就判了个三年劳动教养。本来三年很快就过去了,可是上头迟迟不下命令放他出去,这让他很是不解。他找到了郭开山,想让他帮他说说话。
郭开山从来没有过司法,更不用说断案了。他把犯人找了过来,拉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从他的档案上看,这个犯人足足比自已多了二十年的军龄,所以郭开山还是很尊重他。
“老前辈请坐,你成天叫冤枉,怎么着,是真的吗?”
“郭所,我真是冤枉,他们就是看我跟错了人,想整我,其实我不是贪污犯,我让人错抓进来了。”
郭开山对这事很感兴趣,“我看你卷宗上写着:怎么着,你卖官呀?连和营都明码实价,你还说你是冤枉的?”
“钱都花在营房整修上了,我一个子也没有拿呀。”原来这个旅政委是早年四野的人,动乱时期是个“人物”。受他打压的人也很多,动乱过后,他也就洗新革面认真的工作了一阵子,就在旅去习的工夫,营房突然让地震给震了,由于没有钱来维修,战士们全住在操场上。看着这事这么紧急,这个政委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新提拔上来的干部主动交点“印子钱”,既然你们工资都涨了,级别也高了,多出来的钱正好用来维修营房,这是旅常委会决定的,表决的时候,是作为书记的他,第一个举的手,下边愿意不愿意的,也都举起了手。
对于年轻的新提拔上来的干部们,他们自然是乐于交“印子钱”,可是对于老同志来说,他们认为这不合理,本来到了一定的年龄,提拔上来“天经地意”,凭什么明码实价的让他们交这个“印子钱”。于是他们就写信到了军里,军区,告政委“卖官”,这下捅了马蜂窝,正好碰见的是和政委有私仇的检察官,也就抓住了这一点,把他的案子坐实,告上了军区法院。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军中,军事法庭上只有法官和公诉人,没有律师一说。在庭上这个旅政委不懂得辩护,就判了他三年的“劳动教养。”
听到老军人说完,郭开山也很不理解,就算是案子完了,为啥到了三年还不放人呢,年轻的正义感,立马涌上了郭开山的大脑,合计就没合计,就找到了上级部门,请求给老军人平反。
一连几个月的时间,郭开山天天往军区跑,弄得别人都躲着他,为了息事宁人,有人想收拾一下郭开山,把他弄转业拉倒,省得他多管闲事,但是郭开山也不是没有后台的,他又把刘雪华拉到了一起,这下没有人敢惹了,最后在刘雪华叔叔的出面下,才把老军人放了出来,不过没有恢复公职,因为他的案子太多了,好多不起诉他就算可以了,这是郭开山后来才听说的。
事情完了之后,刘雪华的叔叔认为,郭开山太年轻了,做事太武断,还是把他放到基层去吧,正好这会北疆军区接到轮战的命令,于是就让郭开山还这个人情,由他来当这个医疗队的队,保护刘雪华平安无事,这就是事情的经过。
事情过后,刘雪华也在埋怨郭开山,“你说你这叫办的什么事吧。也没打听明白就帮人,那人我都了解过了,太不是东西了,不值得帮,光在动乱时期,他整的人数,没有一百也有五十,我要是早知道,早就不淌这个浑水了。”
郭开山自知理亏,只好任由刘雪华处置。陪她看了好几场的电影。
就在郭开山当劳教所期间,a城农村的王金和,已经成为了a城术界家喻户晓的教授了,他的易功底,郭开山也听说了,于是他找到了王金和。看在以前在农村,和郭开山还有着一面之缘,王金和夫妇还是接待了他。
这次回来,郭开山准备第一个找的就是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战士到将军】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四回驴一样的战前准备 九 将军命〗地址https://wap.xbqg9.net/15/15023/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