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我是来做辅导的(1/2)
什么是名场面?>
宁昊完美不知道。>
毕竟09年还是“天翼3太快啦”的时代,弹幕文化没有兴起,名场面预警自然也没有。>
没办法,叶梁只好主动给宁昊灌输起这个概念。>
一般来说,在传统电影的设计里,除了主线故事外,往往还有各种支线的起伏发展,这些线最后在高潮部分相遇,在情绪和故事都到达最高点的时候爆开,让观众觉得“爽”或者“疼”。>
但这种高潮,有时候只留在电影院里,并不能出圈。>
电影里真正能火的,有时候却是非常不起眼的小情节。>
这些情节设计出来的初衷,可能只是想“幽你一默”。>
笑一笑就好了。>
兴许,刚好戳到了观众的某个点,于是在互联网上疯狂传播,电影本身自然也因此受益。>
就像宁昊上一部电影里,考研二人组的那句“满嘴顺口溜,你想考研啊!”未来就是妥妥的名场面。>
听完叶梁说的话,宁昊第一反应是:>
卧槽,好有道理。>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现代电影吗?>
但是他仔细一想,有了疑问。>
马上反问叶梁:>
“照你这么说,这名场面的偶然性,太高了吧?”>
“确实很偶然。”叶梁会心一笑。>
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太高,但如果有人来自未来呢?>
你拍的电影,我就这弹幕看了好几遍,哪些是名场面,我还不清楚吗?>
在叶梁的记忆里,《无人区》后来最出圈的梗,应该是“攒劲的节目”。>
他在很多绅士爱看的视频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弹幕。>
可惜啊,不能透露太多天机。>
他只能出一个略显平庸的主意:>
“没事,咱们把能成为梗的地方都留着,点映的时候看看观众的反应。”>
“行,这主意不错。”>
宁昊赶紧动手把这点记了下来。>
……>
“结局也要改。”>
叶梁和宁昊核对完整部电影的细节后,最后又来了这样一句话。>
“可以啊。你觉得,谁可以活?”>
宁昊的嘴角微翘,心里在偷着乐。>
其实他找叶梁,就是想让他帮忙设计结尾的。>
刚才电影细节上的修改意见,完全是意外之喜。>
不过他能从一个普通的中专生,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靠的就是那股认真的劲儿。>
有人愿意提意见,不管有没有用,也先记下来再说。>
现在叶梁有帮忙设计结尾的意思,宁昊马上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不管出的主意怎么样,起码提供个新的思路。>
“死、活、还是不变,活个余楠已经够了,也只有她配活下来。不过,想过审的话,电影的最后一定要加一段阳光一点的戏码,扭转下整部电影的画风。”>
“我想……你应该有主意了吧?”宁昊没抬头,埋着头写笔记,听出了叶梁的言外之意。>
“有个主意,但是不一定好。说实话,若果不是为了应付审查,我觉得现在的结局就可以。”>
叶梁给自己即将说的话加了很多限定词,不然万一以后有人说,这个结局是“狗尾续貂”,宁昊马上回答:“啊,对对对,这结尾是叶梁写的。”>
那就不美了。>
“没事,你说吧,我自己也要抉择的。”>
宁昊给面前的年轻人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
“行,那我就抛砖引玉了。”叶梁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女主角是个落魄的舞女,她走出无人区后,肯定会去投奔别人,我倾向于她会投奔同学。这时候呢,刚好有学舞蹈的小朋友进来……余楠去帮忙拉窗帘,让阳光透了进来……”>
“不错不错,你最后这个拉窗帘的设计很好。”宁昊记录完叶梁的想法,习惯性的开始琢磨。>
“拉开窗帘,让阳光透进来。不就是驱散黑暗了嘛,不错,这场戏如果放在上午拍,阳光正好的时候,效果肯定很好……”>
“到时候,那些人就没法说我的电影太黑暗了……”>
宁昊越分析越激动,不停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最后,他激动的握住了叶梁的手:>
“这个结局加上,这电影的钱,应该能挣回来。”>
原来刚才他激动的,是可以看见回头钱了。>
“但,艺术性的话……”>
叶梁还是提了一句,没想到宁昊反而开口打断了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佳导演:从微电影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四章 我是来做辅导的〗地址https://wap.xbqg9.net/14/145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