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欢迎叶导再来戛纳(2/3)
罗伯特是伟大领袖的迷弟,着迷于他的生平事迹,早在零七年的时候,他就邀请过罗万做顾问,想拍一部关于他的传记片,只可惜一直没有成功。rn “去年的时候,我曾经到过燕京,在那里,我看了姜炆《让子弹飞》,是一部非常奇特的电影,我觉的只比你的《心迷宫》稍差一点。当时姜炆非常热情,还陪我逛了颐和园……”rn 《让子弹飞》比《心迷宫》稍差?rn 这话也就罗伯特这个外国人说出来不会挨骂了。rn 毕竟他们看不懂《让子弹飞》里的隐喻,单论故事性的话,肯定还是叶梁的电影看的更舒服一点。rn 不过姜炆和罗伯特有交情,这确实出乎了在场所有人的意料。rn “下次,罗伯特先生要是再去华夏的话,可以去山城看看。”rn 既然是华语电影的老朋友了,叶梁的话也就逐渐随意起来。rn “像《心迷宫》,还有王晓帅导演的《日照山城》,都是在山城拍摄的,有机会的,您可以去看看,那是一座非常有故事的城市。”rn “谢谢你,叶梁,你是第一个推荐我该去哪儿的华夏人。”rn 罗伯特非常开心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rn “我想起来了,山城这个地方,我在《追龙》那本书里面也看到过……”rn 叶梁心想,当然得看到过啊,山城可是曾经的陪都……rn ……rn 这次和罗伯特的见面,大家都聊的很开心,临走的时候,叶梁简单透露了一下,自己已经在筹备下一部电影了。rn 罗伯特当即就说,欢迎叶梁再来戛纳。rn 这态度,简直好的不得了。rn 张总也代表三个人表态,如果罗伯特以后想去华夏,华影愿意来负责接待的事。rn 这波,算是贿赂吗?更多的应该还是聊对胃口了。rn 除了罗伯特,还有一位女演员叶梁一行人也去拜访了一下。rn 来自美丽国的乌玛·瑟曼,也是下届评委。rn 她的代表作品是《低俗小说》和《杀死比尔》。rn 不过乌玛·瑟曼就没有罗伯特这么热情了,甚至都不怎么搭理其他人,只是愿意见一下叶梁。rn 叶梁很好奇,这个女星单独约自己是什么意思。rn 一点头绪都没。rn 直到他看到乌玛挽着一个大下巴的男人走了过来,他才有些懂了。rn 那个男人的脸实在太有辨识度了。rn 因为他是昆汀·塔伦蒂诺。rn 我次奥,曾经的偶像来了!rn ……rn “冷静,冷静,你现在也是大导演。”rn 叶梁在心里重复了好几遍,止住了心里想冲上去握手的心情。rn 等落座以后,才主动伸手打招呼。rn “下午好,很高兴见到你们,乌玛小姐,以及塔伦蒂诺先生。”rn 乌玛非常礼貌的握了下叶梁的手:“叶先生,我也很高兴见到你。今天是昆汀让我邀请你来这里的,我就不打扰了你们的聊天了。”rn “你好,叶梁。”昆汀挑了挑眉毛。rn “我听很多朋友跟我说,华夏出了一个非常年轻的导演,拍的电影和我风格很像,建议我有机会一定要见见你,这次在戛纳,终于有机会了。”rn “今天见到本人了,我想问问你,年轻人,你怎么回事?你这么英俊,怎么不去当演员?要不要来我的电影里演一个角色?”rn 现实里的昆汀果然和他电影的癖好差不多,是个话痨,而且思维跳脱。rn 和叶梁曾经在采访里见过的一个样儿。rn “我很好奇,昆汀你是否看过我的电影呢?我想你看过的话,就知道,我可是更适合当导演的。”rn 叶梁的语气也很欢脱,对方这么大个好莱坞电影大师都没派头,他自然不能端着。rn “我当然看过,令人惊叹的故事,无论是《看不见的旋律》还是《心迷宫》,很难想象是同一个人创作出来的。”rn “我几乎已经是你的迷弟了。”rn 好家伙,这就迷弟了。rn “那太遗憾了,因为我早在上初中的时候,就立志要在好莱坞打败你,现在你成了我的迷弟,那我还去哪找对手呢?”rn 叶梁一脸遗憾的调侃道。rn “初中?真是个遥远的词……”rn “……”rn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rn 原来昆汀也到过华夏,不过这段事,叶梁作为昆汀的铁杆粉丝,自然是清楚的。rn 这次从当事人嘴里听来的故事,倒是解释了一个“悬案”。rn 那就是“到底是谁教的昆汀说的牛”。rn 答案还是:姜炆。rn ……rn 外国人的会面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具体的目的,就是想互相认识一下。rn 不过因为叶梁之前一直很喜欢这位好莱坞导演,关于电影又有共同话题,所以聊了很久。rn 叶梁和昆汀聊得都很高兴,唯一辛苦的是翻译小姐姐。rn 不过事后,这位小姐姐反倒来感谢叶梁,说她自己也是昆汀的粉丝,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线下见到昆汀,实在是沾了叶梁的光。rn 总之,当天下午,直到乌玛回来提醒昆汀,晚上还有一个晚宴演参加,两人才依依惜别。rn 这次戛纳之行,实在是值回了机票钱。rn …………rn 回到燕京,已经是五月中旬,宁昊也从粤省回来了。rn 在这位大导演的不懈努力下,《无人区》上映半个月,票房已经过了一亿。rn 这意味着之前投资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佳导演:从微电影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130章 欢迎叶导再来戛纳〗地址https://wap.xbqg9.net/14/1453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