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千万别跟踪我(1/2)

深夜,叶梁正要睡觉,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rn 是山城那边的警方打来的。rn 《尘土飞扬》剧组出事了,而且是惊天大事。rn 一个来历不明的匪徒,持枪拦截了剧组的车队。rn 驾驶导演车的司机当场中枪身亡。rn 事情是昨天晚上被发现的。rn 因为剧组在公路桥下布好了场景,一直等不到导演的车队,于是有人顺着来的路往回找,没想到只找到已经死亡很久的司机。rn 其他人不见踪影。rn 在叶梁上飞机前,剧组又来电话了。rn 朱导找到了。rn 他背部中枪,被人五花大绑的丢弃在一座废弃的民房前。rn 幸好有采药的村民路过,性命勉强是保住了,现在正在医院抢救。rn 根据朱导在病床上描述,黄勃和王讯都在对方手里。rn 而且作案的应该是山城本地人,身高不到一米七的样子,中等偏瘦身材,肤色较黑,口音很重,认识黄勃但是不认识王讯,说明对外界的社会有一定的接触,但可能很少接触互联网。rn 朱导虽然在现场挺窝囊的,但是一个纪录片导演的本能还是在的,重要的信息没有任何遗漏。rn 最关键的是,匪徒手上有枪。rn 而且不止一把。rn 在最初拦路的时候,他是一手拿着长枪,一手拿着手枪,分别对准了司机和副驾驶上的朱导。rn 司机本来想趁机开车撞他的,但被一枪毙命。rn 而从朱导背上的弹痕判断,那把长枪应该是自制的土铳,弹道有点像霰弹枪。rn 再根据现场火药的痕迹,专家推断,那把土铳很可能是改装的。rn 根据朱导提供的重要信息,警方马上到他被丢下车的地方寻找踪迹。rn 可惜的是,案发的当天晚上,一场大雨,把现场的痕迹几乎全毁了,连最后匪徒逃向哪里都没人知道。rn ……rn 叶梁是飞到山城以后,才知道的这些信息。rn 与此同时,案件的性质也被定义成了杀人、绑架勒索。rn 性质十分恶劣。rn 黄勃的妻子也到了,同行的还有宁昊,绑匪别给他们两人都打了电话,向每个人索赔一百万。rn 钱不是问题,但叶梁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对。rn 因为一般来说,劫匪如果求财的话,应该不会杀人的。rn 必须要让被劫持的人觉得,只要给钱就能活命,才会痛痛快快的交钱。rn 但是一旦杀人,人质就会害怕被撕票。rn 但司机只跟劫匪打了个照面,就直接被杀了,中途一点道理都不讲。rn 而且,朱导为什么会被放回来呢?rn 多一个人不是多一分赎金吗?rn 另一边,劫匪已经通知了交赎金的最后期限。rn 但茫茫大山,想要赶在这个时间前找三个人谈何容易,警方决定先按照绑匪的要求准备赎金,然后在案发地周围布控,希望能抓到取赎金的人。rn 想法很好,但是天不遂人愿……rn …………rn 交赎金当天,天空下着小雨。rn 按照绑匪的要求,两百万块钱被分别装在五个防水的袋子里,每个袋子又绑在救生圈上,家属们则来到当地一条小河,在河上游的一座桥下,将救生圈全部放进了河里。rn 在叶梁的建议下,这些袋子和救生圈里都安装了定位装置,警方可以实时监控这些钱袋的位置。rn 但钱袋顺流而下,眼看就要汇入长江了,还是没有人露面。rn 就在这时候,在入海口的地方,有人看到黄勃跳进了河里,扯走了两个救生圈上的钱袋。rn 警方赶紧出动。rn 跟着定位信息,一直尾随黄勃,看着他带钱走进了镇上的一家银行,去到柜台办理业务。rn 钱是打到一名姓陈的女子账下,这显然不是绑匪本人的账户。rn 在填存款单的时候,黄勃悄悄在纸上写下了:rn “王讯在他手里,千万别跟踪我!!!”rn 这一消息,马上传达到了指挥部。rn 跟踪被叫停,便衣警察们只看到黄勃上了一辆摩的。rn 调查摩的师傅发现,他就是个普通人,是收了钱来载黄勃的。rn 摩的最后停在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前,黄勃上了那辆车。rn 劫匪的反侦察能力很强,而且心思十分缜密,案件一时间显得棘手起来。rn ……rn 叶梁当然不配马上知道这个消息,但他也想做点什么。rn 所以在警方布局的时候,他陪着当地民警,在事发地周围走访。rn 毕竟绑匪能准确知道剧组的行进路线,肯定在附近踩过点。rn 没想到,这一问,还真有收获。rn 在事发的前两天,有个穿着绿色军大衣的陌生男子,到过附近村子的小卖部,买了烟和打火机。rn 中间这人问小卖部老板,为什么感觉这边很热闹,整天人来人往的。rn 没想到,正是小卖部的老板告诉了劫匪,有剧组在这边拍戏,名演员黄勃也在。rn 事情的起因,算是弄清楚了。rn ……rn 同一时间,劫匪存钱的那个账户也弄清楚了,户主是一个叫陈时珍的中年女人,案发时她一直在当地,没有离开过,没有作案时间。rn 而且,在黄勃存钱的前后脚,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小镇,一个戴着帽子的男人,骑着摩托车到当地的银行,取走了刚刚存的钱的一部分,20万。rn 由于银行的制度还不完善,男子只是给出了银行卡和密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佳导演:从微电影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120章 千万别跟踪我〗地址https://wap.xbqg9.net/14/1453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