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消息不断(2/3)
说起来,像契丹、金国、大清等异族麾下,参战的很多人都是部族高层的奴隶。>
在战时,他们是奴隶兵,充当炮灰之用。>
在平时,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不仅要放牧牛羊,还吃不饱、穿不暖。>
在大乾,有好事的报社记者曾出于猎奇新闻,去采访过这些俘虏,想不到俘虏一个劲地说自己现在的生活比在部族中过得还好。>
除了这些上战场被抓的士兵外,契丹在河套之地还留有几百万子民。>
这些人,其中的青壮和降兵基本上是一个待遇。>
其中的老人则大都被留在原地,然后分配给有意在草原开牧场的商人,等这些异族老人死了后,商人手下的大乾员工,基本上也学会了怎么放牧。>
至于年轻女性。>
愿意的。>
一些被分配给国内还未成婚的残缺男子。>
一些被赏给有功之臣做小妾。>
不愿意的。>
就赏赐给那些有功之人,不管是用来做佃农帮着家里种地,还是在家中打扫卫生干点体力活,只要不恶意虐待,大乾官方就不管了。>
最后那些年龄小的孩子。>
女孩子和年轻女性一样的安排,不过因为年龄小,先由官府寄养,教给她们一技之长,等她们长大后问明意愿,再开始分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男孩子的出路基本上是长大了当兵,在军队中,他们会被一视同仁,有军功后,会首先抵消异族身份。>
然后再一步步获取大乾户籍,等到有了大乾户籍之后,这些人才算真正的融入到大乾当中。>
——>
时间一天天过去,眨眼已是六月底。>
自契丹灭族后,楚歌就坐镇北方,指导下属建设内政事宜。>
他一边让人把靠近边疆的百姓往南迁,一边让徐荣组建北地防事,好应对蒙古人南下。>
灵州。>
府衙后院。>
这天,李儒兴冲冲而来。>
进院子后,他就朝楚歌拱手道:“恭喜陛下,南面有好消息传来。”>
正坐在院子里喝茶的楚歌闻言,放下茶盏招手道:“是文优啊,来,坐下说话。”>
“谢陛下。”李儒道谢后,跟着坐下。>
楚歌一边给他斟茶,一边问道:“是谁的好消息,文长他们,还是张仲那边的。”>
李儒道:“陛下,双喜临门啊,梁地和江南都有好消息传来。”>
“哦?”>
楚歌心道好巧。>
“给朕说说,可是他们把地方都拿下了?”>
李儒点头道:“陛下猜的不错,几日前,魏延和孙坚已经拿下梁王朱温,一战过后,梁地精锐尽失,想来不用几日就能全取河南地区; 而长江南岸地区,也在张仲和廖化的联手下,已经没有威胁。”>
“如此甚好。”>
孙坚和魏延两路大军联手,文有鲁肃、郭嘉,武有黄忠和逐渐成长起来的孙策,楚歌对他们能否拿下朱温,自然是从来没有怀疑过。>
反而是张仲,这个在真实历史上籍籍无名的人,若不是对方从一开始就跟随他。>
加上之前让对方一直守卫在犍为,心有愧疚,给了对方这次领兵的机会。>
原来是没打算有多少期待的,不过以大乾士兵的素质和装备的领先,楚歌相信张仲就算能力不足,也应该不会吃败仗。>
毕竟在他印象中,张仲也是个机灵小子。>
想不到这次竟然给了他一点惊喜。>
楚歌若有所思,张仲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可能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长起来。>
而在大乾,对方有这个条件,所以并不比一般将领差。>
“这么说来,唐地节度使已经没有威胁了?”>
“是的,陛下,如今只剩下名义上的共主唐皇李儇了,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处理他?”>
楚歌想了下道:“派人去问问他愿不愿意退位,若是愿意,就参照南明皇帝那样安置吧。”>
“是,陛下。”>
——>
自楚歌灭掉契丹后,大乾方面就不再隐瞒各路大军的名号。>
至此。>
大唐境内所有人,才知道这些日子,突然崛起的几路人马归属何方。>
随着各路人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最大的节度使朱温都被打败后。>
躲在皇都过自个日子的李儇开始不安了。>
皇宫内。>
李儇拉着田令孜的手,颤抖地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从黄巾小兵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消息不断〗地址https://wap.xbqg9.net/14/14526/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