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路线(3/4)
傲的点了点头。
看着张仲谋略有些匆忙的脚步,黄副部长张了张嘴,终于还是有些犹豫的看着王总说道。
“王总,南广日报是个小报,现在这个风向,问题还不算大。如果我们安排省里的大报转载评论,这里面的政治风险……”
“我知道,会引起路线之争的。”王总若无其事的点头:“怎么,黄部长怕了?”
“怕?我,我怎么会怕的。”黄副部长嘴上是这么说,但表情却是一幅苦笑的样子。
“你担心什么?”王总用手指着他,像是老师在教训学生:“现在的局面你看不透?如果中央有决定,给我十个豹子胆我也不敢捋新科的虎须!但是中央的媒体你看哪个表态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对新科,上面也有分歧,也没有拿定主意。这么大规模的私企,威胁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这个红线啊!你看绣城现在还是公有制为主体吗?这是大路线之争,里面不知道多复杂着呢。”
“这时候,咱们要搞全面引进和自力更生的路线分歧算的了什么?反而是不涉及到大路线的选择,只要咱们的晶圆厂也办起来,上面就能看到不光是他新科公司能做事,离了他张屠户一样不用吃带毛猪。到那个时候,新科的重要性也就只剩下钱了。钱再多,在中国你有权有用?”
黄部长咽了口唾沫,总算是胆气壮了一些。不是他胆子小,实在是这条贼船好上不好下。别看王总说的头头是道,可这毕竟是********啊!
也许是王总的施压有了效果,或许是省里也急于想把合资晶圆厂的项目落地。张仲谋在从省里拿到了相当的优惠条件之后,终于说服了背后的几家外国企业,合资晶圆厂项目逐渐开始浮出水面来。
美国的国际整流器公司(ir公司)、艾塞斯公司、意法半导体,日本的东芝和三菱,还有仙童公司。当这六家企业有意在中国投资合资晶圆厂的消息传出去,半个中国的半导体行业都要沸腾了。
这六家都是什么公司?ir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功率半导体设计企业,几乎可以说半个世界都在用他们的技术方案在制作电源管理系统。艾塞斯公司虽然是一家1983年才成立的新公司,但是它的整流桥技术却是业内几乎无法绕过的重要进步,可以说这几年的风头一时无两。
意法半导体就不用说了,整合了意大利sgs半导体公司和法国汤姆逊半导体公司这两大欧洲半导体企业,从规模上一举成为世界半导体市场上举足轻重的一极。
东芝和三菱都是中国人的“老朋友”了,其电子产品技术在八十年代是能够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存在。
最后的仙童公司,更是不得了。它虽然已经日薄西山,但却是号称孕育了硅谷的公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母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工业功率半导体上面技术独到、本钱雄厚,在汽车和工业系统的电力半导体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这么六家半导体行业的巨头,竟然站在了同一个合资晶圆厂的背后,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配合前段时间新科半导体成立的新闻,分明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即将兴起的节奏啊!
然而,能够让这六家企业站到一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合资晶圆厂不仅给出了能够给出的最好招商引资条件,更是打破了合资企业必须国有股份占50%的原则。意向书中,破天荒的将60%的股份让给了这六家企业。
而且在合资晶圆厂的股份中,并不是六家企业分别占有10%的股份,而是六家企业先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然后由这家企业持有合资晶圆厂60%的股份。
虽然还没有签署正式的合资合同,但签署的意向书同样对各家企业有着不小的约束力。
然而在合资晶圆厂消息发布的同时,南广日报之前的一系列对新科公司的评论,也开始逐渐出现在南方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报纸上来。
自力更生究竟是否是自不量力,全面引进究竟是卖国还是管理思想和文化比技术更重要?一场大辩论,渐渐的在南方的报纸上率先点燃了战火。
然而南广日报转载的美国新闻,却让新科公司的名誉蒙上了一层阴影——哦,倒是也有不少人,对报道里的新科公司做法大呼过瘾,颇有给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意思。
在报道里沦为了“小丑”角色的摩托罗拉,虽然在美国也屡屡对报道发出抗议,但在六家公司的合力面前就显得有些弱小了。到了国内,谁还会在意它的抗议和辟谣的言论,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真相。
至于杜邦公司?胜利者不会被指责,嗯,或者说美国的胜利者不需要被指责。作为拿到了锂电池全套专利的杜邦来说,美国人也只会对它竖个大拇指。和锂电池的市场比起来,区区一百亿美元似乎还有些便宜了。
当然,这一百亿美元如果是支付给中国公司的,倒是要有不少人要冒冒酸气。
在国内虽然也有人认为这是愿赌服输,商场上本来就是尔虞我诈么。但这场辩论本身,不得不说就是对新科商业信誉的一种伤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帝国玩具】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七十九章 路线〗地址https://wap.xbqg9.net/14/1410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