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废口赋利天下(2/3)
烹茶过水,滤去茶渍,以入冬采集的雪水煮沸,泡入新茶沏出一壶黄橙橙的茶汤。
卫绾对自己的烹茶手艺十分满意,抚着长髯笑道:“赛马场马上要建成了,诸公有想法尽管畅所欲言,老夫作为主持绝不加罪。”
上卿们悄悄对视一眼。恍然明白老丞相八成是心急了。
双手接过丞相递来的清茶,郎中令贺沉吟道:“你说赛马场会不会是曹时设了个套?”
“噢?愿闻其详。”
“曹时年少志高,自傲轻狂。但是细看他的作为也不是在瞎胡闹,我觉得赛马场没那么简单。”
“怎么说?”
郎中令贺说道:“我曾仔细观察过少府的言行,廷议上几次试探赛马场都被他轻巧避过,观其神色不似惴惴不安的样子,反而透着自信满满的笃定,这非常奇怪。”
“少年人有志向的表现,这不能说明什么。”主爵都尉奴不以为然。
“绝非这样。新长安城也是多少人不看好的情况下,由他一手操办拉起来的基础。咱们过分轻忽大意不好。”
多数上卿不停摇头,心里不由小看了郎中令贺的胆量,堂堂九卿被一介黄口孺子吓的疑神疑鬼,此人绝非可与之同伍之辈。
御史大夫直不疑笑呵呵的打圆场:“赛马场投入内帑百亿钱。的确不像个脑袋一热建起来的玩耍之物,但也不能排除满足天子期望的可能,天子这些日子不是在吵吵建章宫吗?”
“长乐宫、未央宫规模宏大,北边还有北宫可供天子起居,再造新宫似无太大必要吧。”上卿们都皱起了眉头,小皇帝说一处是一出,今天想要建章宫,明天指不定又要建皇陵,后天万一要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这些当朝老臣还不知道有多难做。
廷尉牛抵怒声道:“不能由着天子瞎胡闹,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浪费内帑很不对,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建章宫是绝不能动工的。”
“那是少府管辖的内帑,咱们再急也说不上话。”
“天子面前的大红人,根本不搭理咱们说话。”
三公九卿一半脸色不好看,大农令惠欲言又止,他和少府曹时的关系不错,但是他的上卿之位是丞相给的。他没立场为少府说话。
众上卿看向丞相,卫绾抚须道:“再等等。希望少府能及早悬崖勒马。”
长安城南,未央宫一侧的少府衙内。
随着几个月疯狂的铸造,五铢钱的存世量渐渐满足百姓们日常用度的货币需求,继续熔铸五铢钱意义仅限于大额交易和储存,有钱人会选择把多余的钱存起来,无论是挖地窖藏还是挖墙根藏终归会像地鼠打洞一样把剩余财产转存,到这一步非必要无须铸造五铢钱,按照全新的市斤标准一枚半两钱25克,可以满足任何豪强地主储钱需求。
大额交易用半两钱显然更方便,一枚半两钱等于10枚五铢钱,价值一万钱的交易只需要1000枚半两钱就可以搞定,而两者却整整相差了1000克的重量。
金银铜三色货币是他的构想,创作成功本身就具有巨大意义,无论是政治还是象征的都具有划时代性。
他的野心就是做个划时代的传奇人物,要不然这辈子真是对不起老天,白来一遭了。
曹时说道:“我上次就告诉你了,五铢钱可以停一停,目前五铢钱存世量足够百姓日常用度,改铸半两钱作为朝廷纳税的法定货币,错开使用铜钱的高峰保证钱币流动正常,朝廷收税尽量收半两钱,不足额的领头再选用少量五铢钱代替,无形中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
张汤恍然大悟。
之前不明白金银铜三色货币的意义所在,时至今日是全都明白了。
“少府是想用半两钱作为计税货币,五铢钱作为流通货币,仿照三铢钱,四铢钱来计税,一铢荚钱作为流通的模式,这样百姓用五铢钱安心的完税,经过乡里和县令核对缴到郡里,再由郡丞把五铢钱兑成等量的半两大钱送到长安城完税,两边都不耽误时间的好办法。”
“还会逐步替换新的计税货币,银币和金币现在可以开铸了,眼下少府内帑超过3500亿钱,市面上流通的五铢钱累计为两万两千亿左右,雒阳铸币坊一时半会儿不会停下来,我给他们的命令是争取在一年内再铸造一万三千亿枚五铢钱,直到市面上的余铜基本消耗掉,钱荒也就基本解决了。”
累计三万五千亿钱,折算起来是35亿贯,倘若按照后世通宝钱折算约为21亿贯上下,这就是从夏朝末年到汉朝初年累计1600年的积累,平均到人头接近10万钱的人均财产,几乎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钱荒的难题。
上千年积蓄的财富被熔铸成五铢钱,曹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废钱留到千年以后有考古和文化意义,但更多的废钱会被百姓熔成劣钱使用或储存,让百姓们用不专业的手段浪费铜钱的价值,不如交给他来完成利益最大化。
“百姓们用五铢钱,朝廷收税用半两钱?那么百姓们还要准备许多半两纳税。”
“不!乡里穑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列侯】最新更新章节〖第156章 废口赋利天下〗地址https://wap.xbqg9.net/14/1409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