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或可名垂青史(一更5000字)(3/4)
办法。
司马谈是商队的书记官,他最博学字写的也最好最快,几十部厚厚的日记本是为他准备做记录用的,普通毛笔不能满足他的使用。就换成鹰隼的羽毛蘸着墨水书写。凭借他在宫中参与绘图和制作沙盘的丰富经验,很容易就描绘出商队所行进的路径,包括时间记录发生简单事情都包括在其内。
张骞走到水果摊子前,好奇的打量着奇怪的水果。
“你尝尝,这的葡萄干很好吃。”
“这是葡萄干?还挺甜的。”
卖葡萄干的车师商人得意道:“几位去附近问问,我家的葡萄远近闻名,连国王和王后都吃过我们家的葡萄,要不要来一点带在路上当个零嘴吃吃?”
张骞抓起一捧葡萄干。想起曹时对他的嘱咐,便问道:“你们这的葡萄那么好。在其他地方也能栽种吗?”
“可以,把葡萄籽取出来种下去就行了,只不过其他地方的葡萄没我们车师国的好吃,得天独厚的气候是车师葡萄的法宝,尹吾种葡萄比不过我们才改种哈密瓜的。”
“种葡萄有什么讲究吗?”
“您到底买不买我家的葡萄干?不买别耽误的做生意啊!”
张骞笑着摇摇头,不出点血这个商人不会说实话:“买买买,你给我包下30石葡萄干,用盐巴交易可不可以?”
“啊?30石葡萄干?好大一笔生意,盐巴交易再好不过,你们等着我去提货来。”
车师商人向他的小儿子交代几句,急匆匆的往后院走,不大会儿功夫冒出一个学白胡子的老头,操着半生不熟的匈奴语说道:“尊贵的客人,我们家有50石上好的葡萄干,如果您愿意把这些葡萄干买走,老朽就把种植葡萄的所有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原原本本的交代清楚。”
“老人家此话当真?”
“老朽活了七十六年从不说谎,阿胡拉玛兹达不允许信众说谎。”老头摆出琐罗亚斯德教徒的标准动作,依照古波斯人信仰风俗禁止撒谎是严令,老头贪婪不代表会作出言而无信的事。
“那就买下吧!两石盐巴有问题吗?”
“两石盐巴?您真是个慷慨的人!多谢!”老头高兴的要死。
葡萄干在西域并不算稀罕物,各地都有种葡萄的牧民,只不过他们车师人种的最好罢了,50石葡萄干花不了多少本钱,可2石盐巴可就不一样了,在西域盐巴非常之昂贵,说盐巴和黄金等价相当绝对是吹牛,但是在西域二十石盐等于一石金(60市斤)不成问题。
司马谈闷着头记录,他真怕自己憋不住笑出声来,幸好应付车师老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张骞,要换做他一定会忍不住搞砸交易。
原本出塞时,商队里是没有准备多少盐巴的。
去年上了趟青藏高原发现咸水湖沼非常多,人畜稍不小心就会被咸水给齁的受不了,于是张骞立刻想到就地取材晒盐。
曹时记录的晒盐法在汉地才刚开始推广,去年他们离开陇西之前,听说河东盐池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新工艺改造,齐国和会稽的天然晒盐场也在改进新的晒盐工艺,估摸着到今年夏天改造工程可以宣告完成,张骞从日记本里直接照搬没有丝毫压力。
晒盐法很简单,简单的说是挖坑暴晒得到不可使用的盐卤,兑水过滤继续暴晒反复澄清去掉杂质,得出来的便是上好的雪盐。
去年在高原上耽误那么久时间,一方面是想尽量多拉拢点生戎羌人下山,另一方面就是弄点青海骢和数不尽的盐巴。
到了尹吾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西域多的是咸水河与咸水湖,就在死亡之海上穿行的几条大河含盐量都不算小,毕竟是每年蒸发量惊人的西域,除去一些长流活水的湖泊是淡水湖,大部分小湖泊都是咸水的,包括楼兰过东北部的罗布泊也是咸水湖。
在司马谈看来,西域人非常有意思。
眼巴眼望的瞅着咸水不能用,一天到晚去求购外地运来的天价食盐,以至于早就25石食盐兑换1石黄金的离谱价格,偏偏他们手里就掌握着晒盐技巧,
这年头,西域最不缺的是河流绿洲和牛马羊骆驼之类的牲畜,最缺的是食盐和布帛之类的硬通货。
“等等,我们要你的葡萄干是有条件的,栽培技术给我仔细的说清楚,倘若有半点谎话当心阿胡拉玛兹达的愤怒。”
白发老人被唬的面无人色,慌忙把葡萄栽培技术原原本本的讲出来,包括栽培时气温日照浇灌,以及用那种牲畜的粪便做肥料,越说越急竟慌不择路的把葡萄干的制作技术也给说出来。
回来的路上,司马谈每次想起那老头想保守商业秘密,偏偏又不敢撒谎的滑稽表情,都会忍不住笑的前仰后合。
“笑什么呢那么开心?”甘延逯身后十几个人赶着几十匹马走来,甘父让他围着车师购买合适的母马,马队的扩张是提高大漠生存力的办法,只要不走沙漠用马作为交通工具的速度最快,骆驼完全比不上战马。
“看到后面的葡萄干没?2石食盐换了50石葡萄干,以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汉列侯】最新更新章节〖第145章 或可名垂青史(一更5000字)〗地址https://wap.xbqg9.net/14/1409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