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该不该见方梅(2/4)

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來: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來,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沒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沒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mz的骄傲,不虚此行。这是三人回去的时候在路上的一致看法。

“韩愈是咱们mz的牛人,他的侄子韩湘子更是个牛人,得道成仙的故事尽人皆知。”大切诺基行驶在“湘子路”的时候,郭吕明兴奋地说道。

“大哥,给我们讲讲韩湘子的故事呗,他是怎么得道成仙,成为八仙之一的,”郭吕青谦虚地问道,他虽然知道“八仙过海”的故事,但却不知道他们八个人是怎么得道成仙的。

“沒问題,你们两个只要有一个可以说出八仙的名字,我的意思是全部八个人的名字,我就给你们讲讲。”郭吕明开出了条件。

“这还不简单吗。‘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郭吕云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念了出來。

“好,那我就给你们讲讲韩湘子如何得道成仙的。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欢读书,韩愈也曾责怪他。因为韩愈一向坚持读书做官的理想和追求,身为教育家的韩愈却管不着韩湘子,是很生气的。只是韩湘子更高出一筹,早就看出到朝廷做官会有悲惨的命运,正如韩愈本人,科考考了三次才中,而且做的官虽是朝廷大员,吏部侍郎,但总是被贬到地方做小官。因此韩湘子不愿意做官,反其道而行之,去学道。当韩湘子在二十岁时去洛阳探亲的时候,钦慕山川之趣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在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酒就睡在马房中三天五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河儿女】最新更新章节〖第169章 该不该见方梅〗地址https://wap.xbqg9.net/13/13828/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