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洪总督的奏折(2/3)

军李都司都已经被迫远离了固原范围,而陕西副总兵曹文诏却杳无音信。

洪总督也曾去信询问过罗汝才,却没有得到回应。直到从陕西巡抚衙门送来的一封信。

洪承畴看完信件之后,脸色便阴沉下来。

曹文诏在巡抚衙门养伤,能不能痊愈,什么时候能够痊愈,还得得看朝庭的态度!对于许梁在信里隐含的意思,洪总督看得明白。许梁是在告诉洪承畴,曹文诏在他手里,放不放人就得看洪总督答应许梁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办好了,曹文诏还是陕西副总兵。办不好,曹文诏没准就是个死人。

洪承畴手下可用的将领,实在太少。曹文诏算是非常得力的良将,他的安危,洪总督不能不放在心上。

洪总督把总督府里几个参谋都叫进了屋里,一堆人商讨了一天一夜。天亮之后,终于从三边总督府里出一封八百里加急奏折。

几天后,奏折递到了通政司,再迅转到了内阁。内阁辅周延儒查阅之后,感到兹事体大。急忙把温体仁和徐光启两名阁老叫上,三个老头急急忙忙地进宫面圣。

内阁大臣齐聚养心殿,把正在处理公务的崇祯皇帝也吓了一跳,放下手中的事情,崇祯皇帝惊疑地看着三位阁老,问道:“三位阁老,又,又出了什么大事?”

崇祯皇帝不问出了什么事情,而是问出了什么大事!可见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朝庭每天都在出事情。而能够同时惊动三位内阁大臣的事情,必定是极大的事情!

辅周延儒双手奉上三边总督洪承畴的奏折,交给侍候的司礼秉笔王承恩,待王公公将奏折送到崇祯皇帝手里,周延儒等三人才躬身禀报道:“皇上,三边总督洪承畴急报,西北民军死灰复燃,声势浩大,数度兵围固原城!洪总督和曹总兵数次出兵征剿,收效甚微……半个月前。陕西副总兵曹文诏率一千余骑讨伐民军领李都司,结果身陷重围,全军覆没,曹总兵只身冲出重围。却也身受重伤,生死未卜……”

周辅说着,不禁老泪纵横,俯泣声道:“皇上哪,西北乱局,一不可收拾。三边总督洪承畴无兵可派,无将可用,洪总督上折请罪,请皇上另择贤能,平息西北乱局!皇上,西北危矣!”

温体仁和徐光启见状,也急忙跟着跪下,俯磕头。

崇祯皇帝边听边看奏折,啪的一声将奏折拍到桌上,右手因为用力过度,手背上青筋突起,崇祯皇帝手脚冰凉,颓然瘫坐到龙椅上,看着养心殿中间并排跪着的三位内阁大臣,不禁也红了眼睛,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司礼秉笔王承恩见状,上前轻轻的拍着崇祯的后背,轻声道:“皇上,保重龙体。”

崇祯皇帝深深地吸了好几口大气,朝三位阁老摆手道:“三位爱卿,快起来说话。”

“谢皇上……”

周延儒等三人各自站起,看着崇祯皇帝,低下了头。

“洪总督无兵无将,对西北局面束手无策。”崇祯皇帝长叹一声,说道:“依诸位爱卿之见,朝庭哪里可以调拨兵将过去?”

周延儒,温体仁,徐光启各自看盾,然后同时低头,不回话。

“说话呀!”崇祯皇帝无奈地叫道。

周延儒无奈地往前一步,朝崇祯皇帝拱手道:“皇上,朝庭重兵都分布在九边和辽东,而九边和辽东局势紧张,不宜调兵。唯一能动用的兵力,唯有京营……”

“京营身负拱卫京师重任,岂能轻易调用!”崇祯皇帝断然否决道。

“那么,原通州总兵戴风眼下正驻防遵化,”周延儒想了想,又拱手说道:“戴总兵挥下有五万精兵,倒是目前唯一可以动用的兵力。”

周延儒说完,温体仁和徐光启都用诧意地眼光看着周延儒,他们都觉得,周辅这纯粹是在找骂。通州总兵戴风本人是许梁的老岳丈,他手下的兵将都出自梁军。内阁和兵部在许梁离开京师之后,也想尽了办法往通州兵里面掺砂子,但是派过去的将领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便神秘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到后来,兵部想再派武将去戴总兵手下任职,那些被选中的武将宁愿闲赋在家,也死活不去。事情闹到后来,朝庭也就不了了之,以至于到现在,戴风手下的五万精兵,依旧牢牢的掌握在总兵戴风和参将司马求道手中。而戴风和司马求道又是许梁的人,说白了,这支军队就是许梁的私军。

果然,崇祯皇帝没好气地瞪着周延儒,骂道:“周爱卿昨夜没睡好吗?这么糟糕的主意也能提?”

周延儒仿佛丝毫没有被骂的觉悟,闻言也不狡辩,拱拱手,退了回去。

崇祯皇帝无奈地看着周延儒,再看看温体仁和徐光启,问道:“温爱卿和徐爱卿有何良策?”

温体仁对于许梁没有一丝的好感,关于许梁的任何事情,温体仁除了落井下石之外,绝不会提一丁点有利的建议。听得崇祯皇帝的问话,温体仁垂下眼皮子,决心做下聋子,瞎子。

徐光启是非常清楚西北的局面的,他抬眼看了看周延儒和温体仁见这两人都准备做缩头乌龟,心里暗骂一声,硬着头皮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强梁】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四十章 洪总督的奏折〗地址https://wap.xbqg9.net/13/1301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