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中间人(2/3)
许梁跟着陪笑,打量眼徐光启,见徐光启虽是长笑之中,神色间却难掩疲惫之色。便真诚地劝道:“大人,半月不见,您憔悴了许多。国事虽重,但大人也要注意身体。”
徐光启轻叹一声,目光在书桌上的一堆奏折上一扫而过,道:“以往在礼部的时候还不觉得,如今进了内阁,才猛然发觉国事竟如此繁重。唉,咱们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数百座府县,每一天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事情,需要内阁决断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许梁道:“国事重要,大人的身体也重要。”
徐光启轻轻摇头。忽的看向许梁,问道:“对了,许梁。你是从陕西出来的。陕西巩昌府境内,有一个民军首领,是个女的,叫李庭的,你可知道?”
许梁心中一动,缓缓点头道:“民军中难得一见的女首领,下官在陕西为官。多少也听到一些。下官听人说,李庭此人虽是女儿身。但行事带兵却丝毫不输于那些男首领,在陕西当地民军之中,她的名气也甚是响亮。怎么?大人怎么想起问这个人?”
徐光启便揉着眉心,担忧地道:“老夫也是前两天才得知的,半个月前,陛下曾给三边总督杨鹤下了一道密旨,要杨总督设法将那李庭密秘押解进京。如今杨总督刚刚招降了那李庭的人马,军心不稳,却又急着把李庭押进京来。老夫担心,杨总督此举,会引起那些归降的民军的不满。只是这是陛下的旨意,唉……”
许梁吃惊地问道:“这么说,那李庭已经被押解上路了?”
徐光启沉重地点头,道:“前天三边总督杨鹤的折子刚到,说押解李庭的人马已经上路好几天了。用不了多久便能到达京城。”
许梁啊了一声,心中惊疑不定。
徐光启说完,一时陷入了忧虑之中。两人便各怀心思地沉默一会,徐光启问许梁道:“对了,许梁你今日进宫见老夫,可是有事?”
许梁忙收敛心神。回头朝办公房门外边看了一眼,见没人过来,便朝徐光启拱手,轻声说道:“前些天吏部尚书王大人把下官叫了过去,要下官给大人您带句话,说您得空的时候,想找个清雅点的地方请大人过去坐一坐。喝喝茶,聊聊天什么的。”
徐光启便目光审视地看着许梁。
许梁讪讪然,道:“下官思考了许久,想着大人您如今虽是东阁大学士,但在内阁里却是新人,朝堂上没有几个盟友帮衬着,做起事情来也不趁手。下官便想,既然王尚书有那方面的意思,那大人前去见见也无妨……大人,您说呢?”
徐光启目光眨动几下,盯着许梁,问道:“只是王尚书一人?”
许梁一愣,郑重说道:“就王尚书一人,没其他的乱七八糟的人。”
徐光启听罢,垂眉闭目沉思了好一会,才睁眼说道:“最近国事繁重,怕是没时间了。待陛下告祭太庙之后,应当会空暇一阵,恩,你回去转告王尚书,时间就定在那时候吧。”
许梁听得喜上眉梢,笑呵呵地道:“下官这就去回话。”
许梁出了皇宫,拐到吏部衙门,将徐光启的意思转告给了吏部尚书王永光,便回了东江别院。
东江别院里,丫环柔儿见许梁回府了,便忙着去准备热水供许梁洗手洗脸。
许梁进了后院,到了大夫人冯素琴的房间,见冯素琴正在捧着一本帐册,一边看着,一边将面前的算盘拨得哗啦响,秀气的眉毛微微皱起。
许梁见状,便坐到了冯素琴身边,朝她手上的帐册上瞟了一眼,问道:“娘子,在算什么呢?”
冯素琴抬头看了许梁一眼,道:“梁记三月份的帐目报上来了,进帐减少了许多,我正在核算呢。”
许梁哦了一声,见丫环柔儿已端着盆热水进来了,示意她放到脚边,又取过柔儿手上的毛巾打温了擦了擦脸,便在柔儿的服侍下脱了官靴,开始泡起脚来。
冯素琴一边核算着帐目,一边与许梁说几句闲话。待许梁泡脚完毕,换上家里穿的棉鞋,布袜。冯素琴也停止了拨算盘,瞪着帐目上的数字,气鼓鼓地嘟嘴道:“这梁记的生意没法做了!”
许梁道:“怎么了这是?”
冯素琴道:“梁记三月的总进帐,比前几个月减少了四成,近三万两银子。梁记在陕西的井盐,煤矿,田产,营利都大不如从前了。那个该死的三边总督杨鹤裁了咱们的梁军还嫌不够,对咱们梁记的生意也是百般打压,真是气人!”
许梁听了,疑惑地道:“三边总督杨鹤在平凉针对咱们的井盐生意成立了平凉盐运使司,这事我是知道的。可是梁记的煤矿在汉中,杨总督怎么打压得着?”
冯素琴妙目横了许梁一眼,嗔怒地道:“相公,你这阵子眼里只有光禄寺,哪里还会去留意梁记的生意!自从你调任光禄寺卿,离开陕西之后,那陕西镇守太监胡公公,早就抱上了杨总督的大腿,有胡公公的帮忙,杨总督想打压梁记煤矿还不容易?”
许梁愣了愣,顿时气得牙根都痒痒,骂道:“这老匹夫还是太闲得慌了!一天到晚不干实事,尽想法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强梁】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三十九章 中间人〗地址https://wap.xbqg9.net/13/13017/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