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9章 邋遢王相公(1/2)

从常州到开封相隔两千里,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好几天,王安石是文人自然不会骑这么快的马。

按宋行的估计,王安石至少要等到三天后才能到京城,所以,当王安石蓬头蓬须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宋行几乎惊掉自己的下巴。

一股浓浓的酸臭味几乎熏得他睁不眼来!

对王安石的邋遢宋行虽然早有耳闻,也早有心里准备,但他完全没想到一个身居要职的读书人竟然能邋遢到这种地步。

难怪苏洵曾这样描述他:穿着囚犯一样的衣服,吃牲畜才会吃的食物,蓬头垢面,竟然还在那儿心安理得地论诗谈史。

真是奇葩一枚!

相对于宋行的诧异,王安石则完全可以用惊奇来形容,一路上有关宋行的传说很多,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完全没想到这个让天下传为奇谈的少年竟然是如此的年轻。

远来是客,首先说话的自然是宋行,对着王安石拱拱手,微微笑道:“王大人屈尊清风居,宋行有失远迎,还请恕罪!”

相对于宋行的轻松,小刀只想用手捂住自己的鼻子,但碍于宋行的面子,也不敢真这样做,只好在那儿强忍着。

王安石则不以为意,看看头顶上那龙飞凤舞的“清风居”三字,不禁哑然笑道:“清风倒是没送来,酸风倒是送来不少,千里兄,请吧?”

千里兄?

自从来到开封后这三个字宋行着实听得不少,但从王安石口中听来还是觉得有点怪怪的,虽说苏轼他们的年纪都较自己为大,但毕竟是同年,完全不同于眼前这个王安石。

一句简简单单的称呼,足以说明王安石虽然身居高位,倒也是个性情中人,当即将身一侧,微微笑道:“王大人,里面请吧!”

进到客房,小刀也没待宋行吩咐便提起茶壶为王安石倒上半杯茶,然后非常恭敬的站在小刀的身后。

虽然他极度不习惯王安石身上的那股酸臭味,但少爷既能泰然处之,那他自己也不能失掉礼数。

王安石完全没注意到他二人的观感,现在是四月,北方的天气仍然相当的清凉,王安石一路急赶,还真有点口渴,端起茶杯毫不客气地一饮而尽。

小刀见状赶紧提起茶壶又为他倒上一杯,刚退回到宋行的身后,却忍不住捂嘴偷笑起来,宋行见他笑得怪异,忍不住顺着他的目光望过去。

这一望不打紧,刚才喝的一口水差着没喷出来。

却见一只健硕的虱子正在王安石那浓密的胡须上怡然自得的钻来钻去,王安石似乎早已习惯这种眼神,伸手撩过胡须,轻轻一捋,便将虱子捉在手中,那动作是相当的纯熟。

就连武功高强如斯的小刀都自信没办法做到。

这动作让宋行不禁想起卖油翁,以及卖油翁那句流传千古的话:无他,惟手熟尔!

王安石将虱子拿在手中反来复去地看过一圈后,笑道:“你喝我的血,我吃你的肉,倒也公平!”

说到这儿,顺手一丢,那虱子划出一条异常优美的抛物线,然后准确无误地进去王安石的嘴中,顺着茶水游走于五脏六腑!

见着王安石这个动作,宋行差点连隔夜饭都要吐出来,好在他的忍字功夫相当了得,虽然反胃得要死,但除面色有点难看外,倒也没有其他的反常行为。

王安石的性格非常的直爽,完全没将这事放在心上,而是直奔主题,笑问道:“千里兄,你的任命早就下来,而你迟迟未走,据说是在等王某,却不知你何以知道王某一定会来京城找你?”

宋行端起茶杯,轻轻喝口茶,压压腹中那股翻江倒海的巨浪,随后才笑道:“很简单,王大人因何来找宋行,那宋行就是因何而等王大人!”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王安石也不客套,直接说道,“千里兄,王某在常州时便常听人说起你在钓鱼山的事迹,初时还不相信,直到你在开封中状元,你那篇强国论真是深入吾心!”

宋行笑道:“王大人过奖了,那篇强国论不过是宋行胡乱拼凑而得,根本就算不得什么,听说王大人在常州正伏案写万言书,以大人的雄才伟略,此书一出定然惊天地泣鬼神!”

“千里兄何必如此夸奖王某?你的那篇强国论所提出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也正是王某想说的,一国之兴盛,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地谈谈如何才能培养人才,如何才能使用人才!”

王安石并没有因为宋行的吹捧而变得飘飘然,他今天来开封,原本就是想跟宋行一起探讨的。

同样的,宋行在开封等王安石原本也不是想跟他说几句相互吹捧的话,当即结合宋朝的现实以及现代的改革经验,在那儿侃侃而谈。

如果说谈诗说词宋行的心里还有点发虚,但若说到这些政治体制的优劣,早在初中的政治课里就有相当详细的述说。

以一个现代人的政治眼光来看千年前的事物,所谈出来的观点自然是超出王安石的想象的,从日出东方说到如日中天,从如日中天说到日暮西山,再到残月西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辣宋】最新更新章节〖第0089章 邋遢王相公〗地址https://wap.xbqg9.net/12/129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