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9章 二丫的副业(1/2)
今年是嘉佑元年,好像上天并不怎么眷顾大宋朝,从五月份开始,便一直下大雨,满水淹没开封城,水从安圣门溢出,损坏房屋以万计,城中人只得依靠木阀出行。
除开封外,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涝灾,其中又以河北路最为严重,河北、西川等路的涝灾也是不小,到处都有江河决堤。
合州城的地势稍高,基本没有受到水患的影响,还是马照跑,舞照跳,歌舞升平,如果真要说受到影响的话,那就是来合州城的流民越来越多了。
有灾难就会有流民,这是人们的共识,当大家看到这些面黄肌瘦,面带苦色的流民时,更多的是投以同情的目光。
知州林大人也开始忙碌起来,在城西柳承志的那块空地上建一个粥棚,专门为这些人施粥,做善事倒是次要的,主要的目的还是防止这些人闹事。
流民如能不能好好地安抚,就极容易变成暴民,历朝历代这样的事发生得太多,林知州不敢大意。
至于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对这些流民则显得比较漠然,毕竟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质文明基础上的,这些普通的百姓,他们自家的生存都成问题,自然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管这些外来人。
宋行倒是想管,只是以他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没那个能力去管,好在这个林知州,做官还没那么坏,这些人虽然吃不好,但至少可以保证不让他们饿死。
这就是中国的老百姓,但凡能填饱肚子,谁也不愿意铤而走险,既然没办法帮助这些流民,与其看着他们难受,不如这就回钓鱼山。
当宋行来到童大爷家时,童大爷正倦坐在后院的一块石头上,他的手上虽然拿着旱烟杆,却强忍着不去抽烟,他怕他抽出来的烟味影响到这辣椒的味道。
其实他一点都不知道,宋行其实并不在乎这些辣椒的味道,他在乎的是那些种子,有这些种子,就意味着明年可以大规模的种植。
但这不是宋行来找童大爷的重点,他来找童大爷的重点是,那个天玉琼花的产量得减半。
虽然他不知道柳青青把酒卖到什么地方,但如果是个聪明的商人,有林知州这层关系,不把酒卖到开封那就是傻瓜。
开封水灾,各级官员都在仁宗皇帝的旨意下救灾,这个时候喝天玉琼花似乎有点不合时宜,销量一定会大减。
所以,天玉琼花的产量也一定要减,他不能让这种独一无二的高度酒产生饱和现象,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饥饿销售。
他们喝天玉琼花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种身份,如果喝的人多了,也就不值钱了。
这些道理,童大爷虽然不明白,但宋行说的话就是圣旨,宋行的每个要求,童大爷都会不折不扣的执行,几乎到了盲从的地步。
宋行的话音刚落,他便站起身来,屁颠屁颠地朝酒坊跑去,而让宋行留在这儿看辣椒,虽说这是他家的后院,一般不会有人来,但他却一直不怎么放心。
前几个月吃的那盘麻辣豆腐,到现在还在他的嘴里留着余味呢,这么好的东西当然得亲自看着,这样才能放心,很朴素的想法。
看童大爷如此认真的办事,宋行也颇为感慨,当初自己选择留在钓鱼山,这条路还真是选对了,现在的宋行基本不用干具体的事。
看守辣椒还真是一件非常无聊的事,前后不到十分钟,宋行便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坐在背阴的一块大石上,捡起一颗小石头,在地上胡乱地画着。
直到童大爷回来,宋行才逃离这个地方,还没到家,便闻到一股淡淡的猪粪味道,二丫正坐屋前的坝子中斩着野草。
野草是用来喂猪的!
二丫见着宋行回来,非常诡异地对着宋行笑笑,“哥,我在旺财婶那儿买来两头猪,你不会反对吧?”
宋行并不讨厌猪,只是讨厌这种散养方式,让那些猪满山遍里地跑,到处都是猪粪的味道,就算是那些圈养的,都是厨房跟猪圈连在一起的,这种方式很不好。
自己要在钓鱼山建望江楼,这种方式就一定得改变,没有几个有钱人愿意闻这种猪粪的味道,更没有几个有钱人在这种味道下面吃饭。
虽说现在的生活好转,用不着靠这些附业来挣钱,但二丫要养猪,他得支持,自食其力在他看来总是好的,是好的就得支持。
所以,在吃过午饭后,他便来到李老实家借来一把斧头,跑到自家分得的那片山林,那里有几棵歪脖子树,正愁没啥用处,砍来做个猪圈刚好。
砍树这种体力活,还真不是宋行能做的,几斧头下来,便觉得手臂发酸,手掌还打起几个血泡,暗怪自己经验不足,伐树当然是锯子方便。
当然,还有更方便的,那就是别人动手,自己动口,别的地方不敢说,但在这钓鱼山,像伐树这点小事,他只需要动动嘴皮就可以了。
只不过自从他来到钓鱼山后,自己麻烦乡亲们的事情已经太多,像这种自己能做的事,他实在不好意思再麻烦他们。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你越不想麻烦他们,他们越会放在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辣宋】最新更新章节〖第0049章 二丫的副业〗地址https://wap.xbqg9.net/12/1297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