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8 刀锋特战队 1(3/4)

“快,开个诸葛亮会!”陈赓提议。

大家考虑到敌首藤本中队长还没有被我们打死,残敌猬集在核心阵地榆社中学里,一定会进行垂死挣扎,顽抗到底。同时,敌人火力集中,工事坚固,如从地面强攻,伤亡必大。陈赓说:“在前几次的攻击中,敌人的主要工事差不多都被我们攻下了。现在敌人只有东北角一个碉堡和中学里边的一些房子,只要大家再顽强些,一定可以攻下来。”

“上面攻不进,从底下挖!”有人出了个点子。

“好!老鼠打洞,用棺材装上**,让敌人坐坐土飞机!”陈赓信心十足。

于是,他们从榆社中学西北角的峭壁上,对准围墙里敌人的高大碉堡,开始了紧张的坑道作业。战士们日夜苦战,挖了近一个昼夜,日时4分,坑道作业胜利完成。陈赓兴奋地掸掸两手心的土,喊着:“送**!”一棺材**运到了敌人脚底下。轰隆一声巨响,像闷雷滚过低空,又像整个榆社城发生了强烈地震。突击部队趁着大地摇晃、敌堡崩塌、硝烟冲天之际,奋勇冲击,突入敌核心阵地,用激烈的白刃格斗结束了榆社城的战斗。

在敌寇开始逃窜时,藤本中队长在中学的东南角处自杀了。头颅被其部下割下带着逃了出去……

此外,还有少数日军躲在仓库内未及逃出。陈赓、周希汉亲率少数部队,突破两边最后一个碉堡,将藏匿在那里的零星残敌全部肃清。

这时,彭德怀来到阵地,找到陈赓,大着嗓门,话说得非常冲:“你不把这股敌人消灭,要你的脑袋!”彭德怀指的是下面的战斗:他要求陈赓的部队乘胜追击,立即攻占关帝垴。

陈赓一愣。作为路军的一名战将,他听到这样刺耳的话还是头一次,而且说这话的人是他的同乡、他一向尊重的彭德怀。十几年的戎马生涯中,蒋介石没有对他这样说过,毛也没对他这样说过。

可今天彭德怀对他说出了“要脑袋”的话,他对彭德怀突然陌生起来。对于百团大战第二战役以来的打法,陈赓的确有自己的看法。彭德怀要求:战役第二阶段的任务要拔除榆社至辽县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伺机收复榆社、辽县。陈赓坚决地执行了,而且在攻克榆社的战斗中充分显示了他攻坚战术上的造诣,也为以后的这类战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但是,陈赓并未因为取胜而感到丝毫轻松。他最清楚,获得这样的胜利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珍爱连破日军五道铁丝网的第十六团五连一排长式的众多的英勇战士,更惋惜最后只剩下个人仍坚持战斗的十六团连和坚守阵地一昼夜直至全部伤亡的七七二团七连三排的同志们,他发誓一定要让历史记下他们这丰功伟绩。然而,这种力不从心的攻坚,对部队毕竟是太残酷了,付出的代价太高了。他心里有个谱:还是毛说的,现在基本还是游击战,不宜攻城……

陈赓有想法,听到彭德怀的命令后,没有像以往那样坚定果断地说声“是”,而是商量着说:“对于尚有为数不多的路军主力,不能这样消耗下去吧!”

彭德怀脸望着远处,胸脯在一起一伏。陈赓仍在说着自己的意见:“我们现在与敌人拼了,将来怎么办?”

陈赓见彭德怀不言语,不好再往下说,他等待彭德怀的问答。可是火气未消的彭德怀仍是一字不吐,他可能也意识到这样对待陈赓不好。陈赓只好把话说完:“这样打,我不赞成!”

彭德怀终于说话了,但音调已经放低了:“你的意见可以保留,但命令必须执行!”

陈赓毕竟是个素养极高的军人,他立即应答道:“是!”

集结在关帝垴西北中村一带的第三五旅七六九团,临时划归陈赓统一指挥。陈赓命令他们火速开往关帝垴。天一亮,各部队发起攻击。每个山头,都要经过反复冲杀才能拿下,战斗进展比预想的要慢。

*军指挥机关判断被困在关帝垴的兵力都躲在窑洞里,就出动飞机来轰炸路军的阵地。飞机在关帝垴上空盘旋,扔下一连串的炸弹,有的投到了日军自己的阵地上。这时,激烈的地面战斗暂时停息下来,路军战士们就隐蔽在战壕里,监视着日军的动向,准备着下一次的冲击。

部队打得十分艰苦。心急如焚的彭德怀对他一向十分敬重的战友陈赓也发了脾气:“拿不下关帝垴,就撤掉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若干年后,彭德怀在《自述》中也承认:“破击战役后期,我也有些蛮干地指挥。……使一二九师伤亡多了—些。”)因为这时彭德怀已经得到情报:辽县、黎城几千*军援兵就要到了。*军援兵一到,后果将不堪设想。他再次命令:必须在下午4时向日军发起总攻。

决死一纵队三十团占领柳树垴后,因和二十五团调整部署,突然遭到*军猛攻,阵地又被*军占领,这对路军进攻关帝垴极为不利。

三六旅集中了十六团、三十团、二十五团各一个营,对强占柳树垴的日军连续四次反击,二十五团还加攻三次。有两次攻上了山头,虽然给日军重大杀伤,但由于地形和几个团动作协同及火力配合欠佳,阵地仍未夺回,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是特种兵之英雄本色】最新更新章节〖898 刀锋特战队 1〗地址https://wap.xbqg9.net/12/1253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