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两败俱伤(3/5)
渐渐成熟,西门凛原本已经决定,如果林志恒能够平安回到幽冀,就要将他推荐到罗承玉身边做侍卫,如今却是再无可能,即使林志恒能够取胜归来,但是这门邪剑心法却成了最大的隐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出来,将这原本可能前途似锦的少年彻底毁去。
不过令西门凛最为惊骇的还不是林志恒误练了邪功,而是杨宁居然毫不犹豫地有这样隐患的邪功传授给林志恒,如果他是有意而为,只能说明杨宁冷血至极,对一个崇敬自己的少年毫不留情,若是他无意而为,则更加可怕,一个拥有绝世武功,胸藏锦绣,却是肆意妄为的少年,胜过最是心狠手辣的枭雄,不受控制的强大力量,只能造成种种难以挽救的恶果,而且将会出所有人的预计。
西门凛眼神变幻莫测,将心中的忌惮小心隐藏了起来,却将目光投向浮台之上,只见如雪剑光鲜血滴滴飞溅,显然林志恒已经快要落败了,沉默片刻,西门凛终于暗自长叹一声,转移话题道:“子静,你看志恒能够取胜么?”
西门凛却不知道,他实在是误解了杨宁,杨宁虽然性情孤傲冷漠,却不是无情之人,对于自己熟识的林志恒,是不会无缘无故加害于他的,昨夜他虽然传了林志恒无情邪剑的剑谱,心法却是没有传授。他参详之下,觉得这门心法不过是令人心中失去恐惧和怜悯之情,只不过天长日久,会令人心性大变而已,所以他便根据自己多年修炼的那**心忍性的密宗心法,将林志恒修习的内功心法略加变动,令他可以在使用这套剑法的时候暂时摒弃情绪的干扰,虽然修改过的心法和这套剑法不能完全契合,以致剑法的威力减弱到原来的七成,但是比起原本心法的害处,却是得大于失了。而且林志恒能够只隔一日就使用这套剑法,也是因为内功心法变化不大的缘故。
能够令久已湮没的剑法重现江湖,又消洱了其中的隐患明杨宁在武学上面的见识成就已经接近一代宗师的境界,虽然还有些差距,但是假以时日,必然可以更加精进,杨宁毕竟年纪还轻,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西门凛向他询问,他便全无隐瞒,和盘托出,只是他原本还想等到西门凛向他问及心法隐患,好向西门凛说出自己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想不到西门凛却是没有多问,反而转移话题,问他对战况的看法,即使以杨宁的无欲无求,也不免有些失望。但是他没有什么心机,不知道西门凛是对自己生出了忌惮,所以故意避开了这可能会引起纷争的话题,只当西门凛是担心林志恒的安危,所以也没有想得太多,笑道:“师叔放心,他既然跟我学了一夜剑法,我岂能让能死在我面前,这一阵,他纵然不胜,也不会败。”说到最后一句,杨宁已经摒去了方才的负面情绪,再度恢复了淡漠冰清的心境。
现在的战况已经越来越凶险了,明显林志恒已经落在了下风,西门凛想不出来杨宁有什么法子可以让己方不败,但是目光一闪,他看到杨宁神色淡定从容,望向浮台的目光更是笃定,不知怎么心中生出信服之意,不由微微一笑,心中也安定了许多。
一番苦战,林志恒清晰的感觉到内力的流逝,以及周身的痛楚,一共受了二十几处剑伤,即使是在奇妙的心法作用下,强行压制起来的各种情绪都开始再度浮现在心头,有了情绪的干扰,他的剑法开始凌乱起来。微微闭目,让滚落的汗水不至于落入眼睛,再度睁开眼睛,正好看到乔长辕疲惫的神色,心中生出一丝得意。他不是不清楚乔长辕的武功远在自己之上,能够击败两个兄弟的联手,将他们残杀,这是自己远远不如的,可是即使心知肚明,他依旧出面挑战,不仅仅是因为仇恨因为他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兄弟流血。如果任凭乔长辕载誉而去,那么接下来的三阵,必然是场场血战,为了和乔长辕争夺功劳,江东一方上来攘战的高手绝不会有任何留手。他在那片刻之间已经想清楚,无论如何,接下来的三阵都必须由他们剩下的六人接下,为了避免那种惨烈的局面出现,唯一的应对办法就是让对方畏惧己方的报复。可是如果是杨宁、西门凛、凌冲三人出手,乔长辕尽可以避战,即使他应战,己方虽然必胜,在众人眼中却不过是恃强凌弱,并不能保证接下来对手会因此怯战。只有自己向乔长辕挑战,想法子和他同归于尽,这样一来,江东方面再度上阵的人就会对和自己地位相同的其他几个兄弟心生忌惮,而有了戒心的兄弟们,也就有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想到这些年来,相互扶持的兄弟情谊,林志恒绝不后悔走上死亡之路。他清楚地知道,最多再过十招,他就会死在乔长辕的剑下,不过在临死之前,自己却有足够的把握扯上乔长辕陪葬。
嘴角微微牵动,将一缕微笑强行止住,林志恒左手握住了袖底的一管银筒。昨夜他奉命出去清洗四周的眼线细作,收获不除了一囊美酒之外,还得到了一筒江南神机门秘制的“梨花针”,这种暗器精巧绝伦,威力无穷,只需触动机簧,千百根银针两丈距离之内可以穿透皮甲,这个距离之内,纵然是绝顶高手也决计无法全身而退。昨日意外得到这筒暗器,经过演武堂训练的林志恒立刻认出了这价值百金,却只能使用一次的“梨花针”,因为这种暗器除了用来暗算偷袭之外,其实用处不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随波逐流之神龙传奇】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章 两败俱伤〗地址https://wap.xbqg9.net/12/123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