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暗战 第十六章 朝中争议(2/3)
门会同询问,想造假都不可能!御使侯似道的为人他可是清楚得很,中间派人物,铁面无情,除了听皇帝的话以外,谁的帐也不买。若说自己和秦重二人在朝廷中还有所顾忌的话,主要也就是顾忌此人。
秦重仍是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心里却高兴的很。这几年自己在军方花了大量的精力,果然没有白废工夫,虽然没有掌握军队,但能将军部尚书拉到自己的一边,也算是成绩不小了。今天罗崇豪的一番话,就让自己立即占据了优势,只不知南宫长春这个老狐狸有会如何应对?
刑部尚书田青山凑到:“陛下,大秦山刺杀事件,当事人已经全部阵亡,刑部和军部联合调查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什么结果,如今再花大力气去重新调查,臣估计也难取得很好的效果。臣建议先将此事放在一边,还是商议孔良方密报秦思远谋反的事情为好。”
他一说话,顿时转移了话题,同时将军部参与调查的情况披露了出来,让罗崇豪也不能有什么话说。
南宫长春说道:“陛下,孔良方密报秦思远有谋反的意图,到底有何证据?老臣反复想了想,如果没有证据,此事就不追究了吧。”
他这一说话,三方的人顿时面面相觑,都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孔良方密报秦思远有谋反,明明对他有利,让他有了一个打击对手的机会,他为何要主动放弃?何况他刚才还要求皇帝追查,怎么一会就变了?只有秦重明白他的意思,他这是以退为进。皇帝既然在朝会上提出了此事,肯定要弄出个结果,他这样一说,皇帝就更不会放弃了。若是证据充足,他大可乘胜追击,若是证据不充足,他也留有回旋的余地了。正是进可攻,退可守,不愧是在政界打滚多年的老狐狸!
仁和帝也不知道是否明白了他的意图,说道:“孔良方密报上说,前不久,鞑凶军向摩天岭发动了进攻,就在摩天岭驻军快要全军覆没的时候,巴、广两郡的军队赶到,击退了鞑凶军,可事后不久,摩天岭驻军将领姜承功在锦城的家属一夜间消失不见。孔良方一来怀疑巴、广两郡的军队赶到摩天岭的时间有蹊跷,二来怀疑孔良方已投靠秦思远,所以给朕送了份密报,说秦思远有谋反的嫌疑。以诸位爱卿看来,秦思远究竟有否谋反的嫌疑呢?”
秦重说道:“陛下,不知孔良方的密报上有否说过,鞑凶军进攻摩天岭的时候,州府是否知晓,他是否派过军队增援?”
仁和帝说道:“这他倒未曾提过?”
秦重道:“哦,原来是这样。”不再说话。
吏部尚书陈少谋说道:“陛下,这就是孔良方的不对了,他仅凭秦思远的部队到的时间凑巧和姜承功家属的失踪就怀疑秦思远谋反,可是太草率了。”
工部尚书皇甫嵩说道:“我倒觉得孔良方怀疑的有道理,秦思远的部队早不到,晚不到,恰恰是在摩天岭驻军快要消耗完的时候到,不能不令人怀疑他有消耗州府驻军的意图,加之随后姜承功的家属失踪,很有可能他将姜承功招到了手下。这样明显的消耗朝廷军队,扩大自己实力的行为,不就是有谋反的嫌疑吗?何况他的军队一到,鞑凶军就撤退了,这里面会不会还有什么问题呢?”
军部尚书罗崇豪反驳道:“照你这么说,秦思远派部队增援摩天岭倒是错了,让鞑凶军打进蜀州才对?摩天岭的防务可不归巴、广两郡负责,秦思远并没有派兵增援的义务!”
刑部尚书田青山说道:“话可不是这样说,只要是我帝国的子民,抵抗外敌入侵都有责任,何况秦思远还是一郡之首,手下有几万军队?只不过派兵的动机令人怀疑罢了。”
礼部尚书方仪是一个老态龙钟的人,此时他轻轻咳了一声,慢条斯理地说道:“我觉得秦相问得有道理,我们要先搞清楚孔良方在干什么,说不定他是因为自己玩忽职守,拿秦思远的事在做遮挡,以推卸自己的责任。”
仁和帝将目光投到御使侯似道的身上,问道:“侯爱卿,你对此事是何看法?”
众人都知道侯似道一向铁面无情,正直无私,是中间派的领军人物,在这两派相持的时候,他的意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决定着胜利的天平倒向哪一方。因此,大家将目光齐唰唰地投到他矮小的身上。
侯似道面无表情,走到大殿中央,深深一躬,凑道:“陛下,臣也刚刚得到密报,正要上凑陛下,既然陛下此时问起,臣正好当着诸位大人的面,将情况说个清楚。秦思远派兵增援摩天岭,是应摩天岭驻军将领姜承功的请求。鞑凶军进攻摩天岭的时候,孔良方正在筹备剿灭长宁高山族义军的事宜,所以没有派兵增援。至于姜承功是否投靠了秦思远,现在还没有得到确切消息,但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罗崇豪道:“这就对了,说明秦思远派兵增援摩天岭合情和理,孔良方怀疑他谋反,纯粹是无稽之谈!”
皇甫嵩问道:“不知侯大人的情报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比军部的情报还快?”
他这句话一石二鸟,既嘲笑军部的无能,有对侯似道的情报来源表示怀疑。
罗崇豪顿时涨红了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卷 暗战 第十六章 朝中争议〗地址https://wap.xbqg9.net/11/113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