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郑琰幼年篇(3/4)

——————————

郑琰在家里的同龄人都是她的晚辈,大侄子还比她大不少,她一开始还只能跟侄子们一起玩。因为作弊开挂,她学习进度比较快,常被嫂子们拿来当“别人来的孩子”使。

德谦朋友的时候,对这位姑姑略不忿,伙同其兄德安,要在姑姑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让这位“聪慧”的姑姑知道,他们也是很强的!

幼稚的男孩子嘛~

德安更大一些,脑筋比较灵活,挺着胸脯,跟只公鸡似地跑到郑琰跟前……背书!没错,就是背书,他显摆自己书读得多哩。郑琰没理他,她自己还有功课呢,虽然这个侄子有点烦,但是做人家长辈的,她要包容,继续低头写字。

可怜德安一篇几百字的名家名篇,颠来倒去背了十八遍,郑琰连头都没抬。【这是自惭形秽不比了呢,还是压根就鄙视得没注意呢?】德安朋友纠结了……

他一住嘴,郑琰开心了,放下笔:“渴不渴?叫人倒水给你喝吧。背不下来就歇一歇,一遍一遍的念也不一定能记住的,你通读了,用心记,啊——”

“……”你那个你来安慰笨蛋的口气是怎么回事啊?我一点也不笨啊!我很用心啊!我那个是已经背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好吗?德安满心里都是悔恨的泪水,姑姑欺负人。

天地良心,这时候的郑琰才四岁,还是纯良白兔一只,还在努力与内宅诸位亲友打好关系。因为她发现,在她家里,没有姨娘这种生物,也没什么嫡庶纷争,和谐得一塌糊涂,完全不需要操心这些事情,她只要乖乖地读书认字学功课就好。对郑德安,绝对是发自肺腑的关心。

郑德安铩羽而归,出门遇到他弟德谦。还没来得及什么,就听德谦难过地道:“哥,你肿么变笨了?本来会背的书,到了姑姑面前就不会了?”

郑德安跳起要揍他:“不许胡,我刚才明明是会背的。”

“我都听到了,”德谦摆出一副同情脸,深情地看着德安,“姑姑刚才的……”

“……”卷袖子。

此时郑德兴九岁,摆出大哥的架式,原是想来关心一下弟弟们的,一看大的要欺负的,伸手把二弟给揪了起来:“你做兄长的,怎么可以欺负弟弟?”

德安道:“我才没有欺负他!哥!你做兄弟的,怎么可以欺负弟弟?”着还指指自己的领子。

德兴虽然呆一点,但是孝悌忠义背得相当熟练:“我是你大哥,你做错了事情,我要罚你的!”

德安:“t t你们都是坏人!”

话的功夫,“罪魁祸首”出来了:“大郎,你怎么这样对二郎啊?他背不出书已经很难过了,不要太逼他了。”

德兴一怔,顺手放下了德安。

被她给救了,我不想活啦!德安泪奔着跑掉了!郑琰莫名其妙地问:“他怎么了?不至于这样吧?先生他的时候,他都没有哭啊,为什么哭着跑掉了呢?”

德兴吱唔道:“可能去洗脸了吧。”德谦捂脸,手拉了拉哥哥的衣摆,示意,回屋里我告诉你,你表再添乱了。德兴不明所以,正想问。阿成忽然开心地走了过来:“快快快,相公给四娘选夫婿呢。好些俊郎君,可有好看的了。”

那一天的午后闹剧随着更重大的八卦的出现而落下了帷幕,郑瑜出嫁事情太大。在那之前,郑家从来都是往家里捞人,从没有给别人家送人的,这意义非同凡想,大家都关注着呢。被这事儿一冲,郑德安也几乎要忘掉这件事了,只在幼的心灵里留下了一个“不要去惹姑姑”的诡异印象。

————————————————————————————————

郑琰为郑党事业的发展作出过很大的贡献,然而,在她的时候,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安慰她爹。

那年郑瑜出嫁了,郑靖业头回嫁女儿,当面装得喜气洋洋的,喜酒一喝完,他回房里痛哭流涕了一回,养了这么大的闺女,真心舍不得啊!

那会儿郑琰还,还没有受封县君,还在父母的院子里住着。杜氏第二天就嘱咐乳母,把郑琰带到郑靖业面前去卖萌,分散注意力。

这种战备状态略囧,也是杜氏过于心了。那时候朝中人事动荡还没安稳下来,郑靖业一介草根做了宰相,朝中多艰难。杜氏不想郑靖业再有什么分心的事情,能抚平的,她都先抚平了去。郑靖业的情绪,也在她的考量之中。

于是就常有,某天郑琰正那儿房里梳头准备郑靖业回来呢,郑靖业回来得早了。郑琰就得直冲出来,背后跟着拎着梳子的侍女追着。

杜氏道:“慢点儿慢点儿,看你那头发,疯子一样的。可了不得。”

郑靖业把女儿一抱,往个绣墩上一放,从侍女那里拿过梳子:“梳梳就好了,不要着急。”

郑琰个子短,腿也短,够不到地上,两条腿一摆一摆的,双手撑着绣墩。郑靖业慢条斯理地给她梳头发:“我只会梳两个包包啊。”

“嗯嗯,我看看镜子,就解馋了。”

“不要促狭啊,看,笑得手抖了,又得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奸臣之女】最新更新章节〖265郑琰幼年篇〗地址https://wap.xbqg9.net/11/11194/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