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池脩之拜相(3/4)
忌惮池脩之,从中作梗,界时自己不在了,池脩之少了一个底牌,事情究竟如何还不好。对于池脩之能够拜相,是相当欢迎的:“机会难得。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不要总想着事情背后有什么难处,要有些锐气!”
郑琰奇道:“先帝时做九卿你都嫌早,如今拜相你倒不觉年轻了?”
池脩之摸摸鬓边:“华发已生,还敢年轻吗?”不是每个人都像先生和岳父那样长寿的,寻常男人活过六十已经很难得了,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他的父母都早亡,他的祖父母寿命也不很长——这个话却不能给郑琰听的。
池脩之自己对于国家建设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就是想推行科举选官制,把荫官压在一个不领实职的范围内,想让这个国家多一些公平。这是一个宏大的构想,二十年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时间越多越好!开始得越早越好!
【亲,你才有几根白头发好吗?!】郑琰不自觉地也摸摸头发,她比池脩之年轻,更在意保养,倒是还没有白发皱纹,但是被池脩之猛然一提,也生出一股悲凉之感来。脱口而出:“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郑靖业与池宪一齐拧脸,秀恩爱的自重啊!当着亲爹/儿子的面调戏老公,真的没问题吗?郑靖业吐槽完女儿,自己也是涌起一丝惆怅来。
唯有德平一脸呆滞,幽幽地开口:“也可鹤发童颜嘛。”
被他这么一打岔,郑靖业的愁绪也飞去大半,池脩之与池宪默不作声,郑琰多看了郑德平好几眼——你被顾宽附体了吗?
既有宰相、前宰相的保驾护航,郑琰也就没有提出反对意见,这个,兔国主席的年龄标准是年满四十五周岁,白头鹰家的总统也只要三十五周岁就能报名竞选了。她只是担心有反对意见而已。
郑靖业却:“李神策做事,总有出人意表之举。李幼嘉做事,向来务求谨慎,无妨。”
果然是无妨的,大朝会的时候,萧复礼道:“昨日见御史上表,请再拜一相,一解国家烦剧之忧。二相早与吾言,举池脩之为相,诸卿有何异议?”
异议不是没有,池脩之毕竟还是年轻,颇有几个人蠢蠢欲动。
李神策极霸气地出列:“池脩之自景宗朝便得景宗赏识,亲授舍人,朝夕提携。又曾出镇地方,亦做过九卿、尚书,处事公正果决。又是年富力强,若有可褒贬之处,唯惜其年轻。然则朝中诸人,谁又比他做过的实事更多呢?年轻些是无碍的,总好过马齿徒长。”噎得想反对的人脸红脖子粗。
李幼嘉又难言,池脩之的儿女亲家们也跳出来同意,郑靖业系亦为之鼓噪。
楚椿想了一想,池脩之的履历是够光鲜了,尤其是在司州时候的作为,也不能他心中没有国家。这做宰相的,谁没点黑历史呢?池脩之也就是那么一个黑历史而已。当下也同意了。
他开了头,中间派等也动摇了。
顾崇投完赞成票,却又提出:“景宗之时,有宰相五,如今只得其三,是否再添一二?”
随着他的提议,不少人眼睛也亮了起来。李神策是断不肯再来个不好控制的人的:“为政须灵活,因事设职,而非为固守成例致使人浮于事。”死活不肯答应。
萧复礼是比较赞成李神策的观点的,再开明的皇帝,也不想弄个半老头子来念叨些没谱的礼仪,萧复礼需要的是一个实干的宰相。不等再有人掀池脩之的黑历史,萧复礼飞快地接口道:“李相所言甚是!朕唯实干,不务虚礼!有德高者,吾当旌表之!有才高者,吾当任用之!”
后世谈起萧复礼此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彻底转变选官方式的宣言。他是个实干家,进一步确立了国家工作人员应当有相当的能力而不是用评选道德楷模的标准任命一群不通实务的牌坊,是对“以德行”推荐选官的明确否定。
不可否认,池脩之在推进社会公平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在推广科考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他与池宪秉政的时期里,科技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由于父子二人相继执政,时间够长,政策有相当的连续性,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二位实在称得上是良相,举荐人二李的提议对国家发展确实是有好处的。
然而对二李举荐池脩之为相这件事情本身,一直有一个评价:你妹!你们不是私相授受吧?
看郑靖业先后举荐二李,二李又不约而同地举荐了池脩之,你们没一腿,谁信啊?!
————————————————————————————————
池脩之宣麻拜相,池府宾客盈门。
最得意的莫过于夏寔了,不但在家中得瑟自己眼光好,还很得瑟自己下手快,得空就要炫耀一把:“如何?我没看错人吧?当初你们还他只是空有一付皮囊,品性却不好,无甚前途。现在如何?”听得一家人黑线,你分明就是颜控,瞎猫撞上死耗子好吗?
不但炫耀与池脩之的交情,他还炫耀早早与池脩之结了亲家:“我为阿蕴定下一个宰相儿,如何?长生将来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奸臣之女】最新更新章节〖256池脩之拜相〗地址https://wap.xbqg9.net/11/11194/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