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谁棋高一筹(3/4)

天一亮,打了一夜的人,死了的自然不能动弹了,不死的也累得差不多了。于元济带人过来打扫战场,一点人,好么,魏王被兄弟干掉了,变乱中,叶广学调兵反攻齐王府,一顿乱打,齐王不知所踪。夜风很大,不但把魏王家烧掉了,他家隔壁左邻右舍也烧了个干净。

这个时候,郑靖业才“乘车而来,扶杖下车”,先到大正宫发现萧令先死了,痛哭一场,再让人搜罗宫中,发现萧令先两子俱亡。令郭靖点起所部之御林维持宫中秩序,又命京兆、金吾维持京中秩序,命人请来杞国公、叶广学、韦知勉、卫王,共商大计。

郑靖业手不离杖,老泪纵横,看起来憔悴异常:“国之不幸,当早定乾坤。如今魏王已薨……”目视叶广学。

叶广学恨得牙痒,功败垂成,他把齐王这王八蛋祖宗十八代都咒上了:“该收拾残局了。”卧槽,你排行老二,脑子也二了吗?看看看看,这下还能得着好吗?

郑靖业道:“幸而娘子尚在熙山。”

杞国公露出一个放松的、愉快的微笑来:“圣人故去,是该请娘子回来主持大局了。”

卫王一夜之间死了若干侄子,正在伤心间,忍着悲痛附和:“应该的。”

郑靖业咳嗽了好一阵儿,久到叶广学都不得不上前给他拍拍背,才呛红着脸问:“梁横呢?”

是啊,你们清君侧诛梁横,tm梁横哪里去了?

于是满城搜捕梁横,很快就抓到了——因为京城有乱,所以城门管制,只许进,不许出。

接着,以宗正卿为正使,池脩之为副使,迎徐莹回京。

——————————————————————————————————————————

徐莹心中忐忑,跟郑琰两个人听宗正卿正经八百地:“魏王谋逆,诸王乱战,首恶业已伏诛。郑相公遣我等奉迎皇后回京,主持大局。”都呆了。

郑琰代问:“圣人安在?”

宗正才放声大哭:“圣人殉国了。”

徐莹一下子就瘫了,宫女扶起她,郑琰又问:“如今京中情势如何?”

宗正道:“魏王谋逆,齐王欲趁火打劫,诸王混战,业已伏诛。郑相公与卫王、韦相公、李相公主事。”

徐莹与郑琰各自带了孩子回来,直入大正宫,到了宫里,已是日过中天,从车窗望出去,一片缟素,秩序尚可。两人在大正宫坐下,匆匆扒了几口饭,郑靖业等人才过来请见,商量事情。

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也没弄什么帘子,就这么敞开了话。徐莹又向郑靖业确认了萧令先的情况:“圣人究竟如何了?”

郑靖业流泪道:“圣人归天了。”扶着拐杖颤颤欲倒,池脩之连忙把他扶住了。

徐莹呜咽一声,一室跟着落泪,郑琰试泪道:“娘子节哀,如今圣人归天,中外震惊,万事尚赖娘子。”

徐莹六神无主,是,萧令先死了,她的紧箍咒是没了,可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她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收拾。举目望去,看到了杞国公:“这可要如何是好?”

杞国公是乐于自己的女儿做皇太后的,可问题是眼前的局势他也把握不住。杞国公咳嗽一声:“还要请大家一起拿个主意。”

徐莹跺脚道:“都这个时候了,还磨蹭什么?郑相是顾命老臣,又是首相,你,眼下该当如何?”

郑靖业道:“自然是先稳定局势,再作他途。京中还没有乱起来,趁谣言还没散播出去,一定要早定乾坤。”

“那要如何定?”

“这——给圣人治丧,其次安民,再者,诸王之事也要有个法。还有,最要紧的是……三郎四郎皆丧于乱中,圣人已无亲子,娘子当择后嗣了。”

“圣人治丧自有制度,诸王我竟不知道还要有什么法?逼死圣人还能是什么法?!”

魏王死都死了,徐莹又回来了,魏王不是谋逆又是什么?他的岳父叶广学又与魏王上蹿下跳了一整天,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叶广学自然难辞其咎。世家反水得很快,顾氏、沈氏、李氏、楚氏、林氏皆站在郑靖业一边表示要“正乾坤”。事情是大家一起筹划的,坏事的是齐王,怪不到郑靖业的头上,他已经病了一个多月了,现在还病着呢,这是在“勉力支持”着。

现在有杞国公在,他们家也不是好惹的,身后一大帮子的勋贵家族,想让徐莹滚蛋是不可能的了,那就只能以此为基调,处理善后。

恰在此时,叶广学于家中“暴卒”,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于是,魏王、齐王等被定性为谋逆,叶广学是从犯,念本人已死,只削了死后之追荣,叶氏一蹶不振。萧令先在位日短,陵墓没有怎么经营,郑靖业再次出任山陵使,与杞国公一起治丧。神秘消失了两天的玉玺又神秘地出现了,朝廷没了萧令先这个皇帝,运转起来比有他还方便。

徐莹很着急,她没有儿子,亲儿子没有,养子也没有,现在需要一个嗣子。可嗣子选谁,还真不一定就是她能做得了主的,越拖越会生事,趁她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奸臣之女】最新更新章节〖185谁棋高一筹〗地址https://wap.xbqg9.net/11/1119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