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度日如年难隐忍(1/2)

柳永是一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得知小不点和小师妹等人在江州表演的极大成功,他便断定,仁宗皇帝会为江州的豪赌之事的圆满解决,当作推行新经济篮图的一次声势浩大的总结,颁旨嘉奖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为了避免麻烦,他悄悄地溜出了京师,去了安。他希望能在安找到陈师师,向这位当年的红颜知己诉说心中的苦闷,也聊表多少年来对她的思念之情。

出了京师的第三天上,柳永就因为餐露宿病倒了。

他的病就连他自已都说不清,道不明。

从余杭县盐官任上回京,满以为可以排遣心中的郁闷,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之中如鱼得水般地愉悦生活,可到了京师,无所事事,回首当初的宏伟抱负,只落得涕泗涟涟,无尽的悲苦越来越郁积于心,毫不留情地袭来,他似乎已经无力承受这种无限巨大的压力。

柳永的身体日趋消瘦,晚上常常害怕入睡,总是关在屋里独自借酒浇愁,靠酒精的麻痹才有安宁的夜晚。

时间了,酒精麻痹之药也常常不灵,噩梦之中经常梦见祖宗,梦见祖母那张威严而又慈爱的脸,她老人家总是重复着那些饱含深情饱含希望的话,要光宗耀祖,要曲传家,要像张子房那样建功立★↓★↓★↓★↓,↖.£.ne↙t业。

可每当夜晚有祖母的音容笑貌出现,他总是泪如雨下,枕头、被褥和上身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有时仿佛觉得不仅头太重,昏昏沉沉的,而且还有时会觉得到额头生疼,需要揉搓才能缓减疼痛感。

尤其是刚回京师不久,他常常夜出,前往柳宅。可眼前的柳宅并非昔日熟悉的柳宅,并非当年生机勃勃的样子,大门紧闭,灯光全无,哪怕是夜间露出微弱的灯光以提醒夜行之人也行,这可是曾经的京官居所,曾经有政绩不俗之人在此居住,曾经是高朋满座之所。

作为儿子,他太难受了,父母大人之死。他压根儿就不知道,也没有千里奔丧一说,连报答养育之情的机会都没有得到,他的心里是何等的痛苦,是怎样一种难以逾越的沟壑!

还有同朝为官的儿子柳涚,是父子吗,有父子之情吗?遗憾,遗憾之极,真正起到父亲作用的不是自已。是称不上挚友的孙何!什么父子?连好好畅叙天伦的机会都不曾真正有过,只是如同一面之缘的路人一般。

回京之后,听说孝顺儿子柳涚不计前嫌,不追究他作为父亲的失职。还四处打听父亲的下落,找遍了勾栏、花馆、柳三变鱼庄和可能寄居之所,可作为父亲的柳永都做了什么?他没脸面对,总是与儿子捉迷藏!

丢人。真丢人,若是这种游戏不是在那时候玩,而是提前二十年三十年玩的话。那该有多好啊!

这还不算,柳永曾经趁着黑夜,躲在柳宅的角落里,洒泪回想着当年娶妻的情境,追溯着母亲大人带着他前去相亲的细节,活泼可爱而又娴良淑德的大家闺秀,一位不可多得的千金小姐,居然在柳宅中独守空房,独自拉扯着儿子,赡养着年迈的父母,最后郁郁而终,撒手人寰,他真的无地自容,他在痛苦的煎熬下想到过用轻生来告慰美丽的英灵。

柳永的病倒,差点要了他的命。他不知哪位好心人收留了他,为他请大夫挽救生命。

他拖着酸软无力的身子,昏昏沉沉地从床上爬将起来,倚靠在床档之上。他四下里张望,一张宽大的床,床上铺得软绵绵的,纯色的丝绸蚊帐,屋子大而亮堂,一看便知是富豪之家。柳永试着下床,可浑身不得劲,没办法,只好坐着养神。

还好,没等多久,一个佣人打扮之人进来了,柳永有气无力地问道:“请问尔系何人?莫非是你救了我的命?”

那佣人微笑着,彬彬有礼地道:“非也非也,吾可有救人之心,也无救人之力哩!”

柳永听后又问道:“想必应该是你的主人救了我,而你在照料我吗?”

“非也非也!”佣人急忙摆着双手,“照料你的的确是老夫,但我是被雇来照顾你的本地人,至于谁雇佣的,我却一概不知!”

柳永听得奇了,会有这种事,那就是无可奉告吧!这怎么行呢?他一定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否则,救命之恩,何以报答?

佣人告诉柳永,佣人乃本地一名医生,不算太有名,但远远近近的病患倒也不少。说话之间,便有人求医上门,还送来一面锦旗,上面赫然写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细看,则是感谢其医术高超,从死神手口夺回了老父的一条生命。

柳永说了些不知者不罪和刮目相看之类的感激之言,便开始刨根问底起来。

那医生告诉柳永,雇他之人付了很多钱,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治好此人,规劝病人回到京师,不必前往安。

这就奇了!柳永一脸的惊奇,如此说来,出钱救命之人完全了解我柳永其人,而且是熟悉之人,岂有糊里糊涂搪塞过去之理!

柳永将内心之意表达出来之后,医生摇头道:“看似有理,其实未必!”

柳永询问此话何解之时,医生告之曰,尔晕倒在旅店之中,旅店老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奇情柳永】最新更新章节〖第二节 度日如年难隐忍〗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95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