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只羡读书郎,无须耕织忙(1/2)
第≯
尽管廷议定的是法驾卤簿,但朱瞻基下令一应从简,因此大凉步辇至大辂全都不用,白泽旗、玄武幢以及豹尾等等也不见踪影,只有肃靖旗、金鼓旗、金龙画角、金钲、仗鼓等等,而十武相送的盛况,尽管如今并不是一年一度收人的时候,原本就常常有人打探消息的张家族学更是热闹了起来,好些人上门询问,都是想附学的。
由于京师这几年商旅众多日渐兴旺,人口也渐渐多了,读书应试的人也比往日陡增数倍。顺天府学虽是京学,但统共也就是六十个廪膳生,宣德初加了六十个增广生,要进去读书还都得经过大考小考,别说目不识丁不行,就是稍通文墨都过不了那一关,所以进学之前,读书子弟不是进私塾就是请西席。而如今的顺天府学一百二十个生员中,张家族学占了二十人,这其中就有从广州回来之后刚刚补了增广生的李国修和芮一祥。
别看这只是六分之一,但二十人中有十二个廪膳生,成绩都在三等以上,因此张家族学自是闻名遐迩。最可贵的是族学里头的四季束修只是象征性的交一些,每月还有贴补,月考季考岁考中名列前茅的还有银钱米粮,若是家里俭省些,可够得上一家开销。这样好的条件这样好的地方,谁不想着送自家孩子来?
由于人数日多,原本那座院子就有些不够用了,两个月前连虎禀明了张越,把武安侯胡同往西的南大桥对面门楼胡同的一座四进院子买了下来,稍稍整修之后就让师生等等全都搬了进去。这儿不但地方宽敞,而且最后一进屋子还有正房厢房等十间屋子,足可让几个来自外地的塾师和学生居住,而最外头一进的南房则是住着杂役,西厢房就是连虎办事的地方。
连虎比张越还大一岁,虽说是奴仆,但张越早先开过口,他的儿子也是打小就在学堂里头听先生讲课,认字不说,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也学了不少,静官拜了梁楘为师,他的儿子连乐和连生的儿子连茂就跟了过去做伴读。要说他也是张家有头有脸的管事了,可他深知张越的秉性,此刻面对这许多求着要把孩子送过来的人,他又不好冷脸赶人,竟是好生为难。
“各位,各位!不是我不愿意通融,实在是这招收人数等等乃是我家大人吩咐下来的,我不敢擅自做主。至于这送来的东西,也请各位收回去。等明年到了招新的时候,各位按照章程把孩子送过来也不迟!”
“我家这孩子已经质彬彬的书画商和一个满脸横肉的屠户争执起来,吵着吵着更把自个家主人都牵了进去,连虎顿时心中透亮,一下子明白了近些天来为何会陡然多出这许多想来附学的人。这清查田亩虽说往天下各地派出了不少号称清正耿直的御史,但最先开始动手的却是京畿,哪怕皇帝人还在巡边。勋贵和文官们也有田庄,可当其冲的却是老百姓,往族学中混上一阵,旋即设法谋一个生员,再之后免粮免差,这便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了。
既然这回有人把最要紧的关键撕掳了开来,其他人自然也不甘示弱,纷纷围着连虎,也不知道许了多少好处,倒是几个真正贫寒却为了自个孩子考虑的人被挤在了外头。好在因为连虎警告说不许扰了里头的学生,没人敢太过高声,但唇枪舌剑自是难免。
心里盘算着怎么打人走,连虎干脆坐下来思量,权当这些人是嗡嗡叫的苍蝇。可才坐了没多久,一个杂役突然不知道怎得挤进了里头,到了连虎耳边低声嘀咕了一句话。听到这一声,刚刚稳坐钓鱼台的连虎一下子蹦了起来。
“各位,我家大人微服过来巡查这族学,你们与其寻我打擂台,不若去对我家大人说,如何?”
此话一出,刚刚吵吵嚷嚷的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七八个人你眼望我眼,最后都是退缩了。连虎虽说看着体面,更管着这处地方,可归根结底就是豪门奴仆,一直又不曾拿腔拿调吓人,他们自然是不怕,可张越就不一样了。平日里就是一个差役也能让他们弯下腰赔笑老半天,更何况正三品的京堂?于是,一个个人慌忙说是改天再来,片刻功夫就出了屋子,只余下那几个衣着寒酸举止局促的。
“你们也都回去吧,就算孩子真是天资聪颖,我一个人说了也不算,总得我家大人做主。”
一句话把剩余两三人也一块打走了,连虎方才赶紧整理了一下衣裳,却是从这院子西边的门出去,沿后头那条南北走向的狭窄巷子往北走了一射之地,就看到一行人从那边北大桥胡同拐过来。尽管前头几个都是护卫打扮,但他还是一眼瞧见了被簇拥在当中的那两个人,这一惊顿时非同小可,心想这不是说少爷来么,怎么来的是两位小爷?心里捉摸不透,他赶忙带着两个杂役迎了上去。
“我的小爷,您不是上学去了么,怎么突然来了?还拐带了……”
“我哪里敢拐带人,是今天先生有些不适,所以布置好功课早放了我们出来。正巧说起族学,忠叔叔就说要过来瞧瞧,伯祖母让我带着,我当然就把人带过来了。”
说这话的时候,静官满脸的理直气壮,见连虎被自己说得作声不得,又对天赐笑道:“忠叔叔不是总好奇咱们家族学什么样吗,和我一块进去瞧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朱门风流】最新更新章节〖第八百二十三章 只羡读书郎,无须耕织忙〗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84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