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皇太孙的烦恼
如今还未正式下迁都诏,大明的京师自然依旧是南京,而北京则称行在,由于皇帝居北京行在,太子于南京监国,往来两京驿路上的快马彻夜不绝,这可忙坏了沿途驿站。> ≯网 须知换下来的马匹若是不好好刷洗喂养,这脱力之后的马极其容易倒毙,到那时候罪责就大了。
这一天一大早,南京城神策门才刚刚通行不多久,正排队入城的百姓就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扭头见是一骑绝尘而来的快马,人们都习以为常地转头过去各干各的事情,只有收税查验的税丁朝那信使投去了关注的一睹。
听说这些天皇太子的身体时好时坏,监国事务大多是皇太孙和留守的杨士奇等大臣合办,这会儿京城即便有什么急讯,恐怕也是给那位皇太孙的。
那信使乃是往来惯两京的,对于南京的大街小巷极其熟悉,穿过神策门便由安仁街直转洪武街珍珠楼西十。想到祖父数次北征、安南征讨平叛、宝船下西洋,如是种种都是大耗钱粮的勾当,他愈锁紧了眉头。
杨士奇深知朱瞻基素来聪颖,当下又躬身说:“行在户部尚书夏原吉曾有私信送来,说是由于北京三大殿营造,国库历年盈余已经所剩无多,兼且皇上体恤百姓,有旨意各省有灾先赈济再奏报,据说今年北方各省入夏都有水旱灾情,如此一来,今年北粮几乎大多要依靠江南。而且,此次随宝船而来的各国朝贡使带来了众多贡物,回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虽说朱瞻基还不是君临天下的天子,但作为皇太孙总得有这样的自觉。既然如此,他实在难以想象国库空空的情形,自然也明白杨士奇此来的目的。
“杨大人可是想让我将此事对皇爷爷婉转地提一提?”
虽说乃是奉钦命留守南京的席阁臣,但对于杨士奇来说,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这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处境不是重了,而是轻了。他和梁潜私底下交情不错,那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被锦衣卫下狱,被押到北京,因此如今他这个留守大臣更是小心谨慎。
“虽说夏尚书打理国库井井有条,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总得未雨绸缪的好。根据兵部报上来的北边军情,阿鲁台如今似乎有求和称臣纳贡的意思,如果真是如此,北边则能够松一口气。臣只是希望皇太孙能够探一探皇上的口气,毕竟,皇上年纪大了,若再动北征之念……”
“好!”
听到杨士奇这样的理由,朱瞻基顿时想起跟从朱棣北征遇险的那一次,立刻打定了主意。虽说大军开进敌寇丧胆这种话听起来威风凛凛,但只有在现场经历过,方才知道瞬息万变的战场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当杨士奇又奏报了几件要紧事告退之后,他连忙吩咐一个小太监去问那信使是否已经动身,得知还不曾走就伏案奋笔疾书了起来。
吩咐这封信和先头那封信一同寄出,他微一沉吟便招来了心腹的黄太监,沉声说道:“你先前也说过张越有个表兄在国子监读书,尚未北行。本月不是还有一批监生要转往北京么?你想个法子,让他捎个口信给张越,就说他的论语札记我看过了。”
即使不识字的黄太监素来是聪明人,这时候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其他的话都不说,一句看过了算什么意思?
s:鞠躬感谢,从早上到现在居然涨了一百多票,就算除去双倍也很可观了!月底三天貌似都疯狂了,大家千万帮忙把月票顶上去,一块冲,杀杀杀!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朱门风流】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九十五章 皇太孙的烦恼〗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84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