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鸣惊人地四菜一汤 4(2/2)
到了。不过这附近都是商业区,纯粹居住的家族或个人并不多,没多少人买菜煮饭使这菜市场的规模大不起来。是市场,其实也就只有那么猫三两只地几个摊位。刘佳以前常跟着老爸去食品批发市场,正规批发市场的规模,跟眼前这个所谓“市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实话,刘佳的确还没有专业厨师的资格。他人到了市场,却还没想好中午的菜谱,专业厨师多是先确定菜谱再买菜下厨的。
但刘佳有项特别的天赋,这天赋即使在这世界上最顶尖厨师的圈子里,也非常罕有。这使他几乎完全不需要去构思每次下厨的菜谱。
凡是他已经品尝过的原材料,无论这种材料有多奇葩,或是以哪种烹调手法加工,其相应的味道他都能牢牢记住。即使这种材料在不同的烹调方式下,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味道,他也可以将每一种变化记得清清楚楚。
如果眼前这种原材料是他完全陌生,从来没接触过的,那也不难。
他只要将这材料吃上那么一点点,即使是生的,他也照样放进嘴。只要能让他品尝到这种材料的原味,就能够在意识里将这材料以所有方式组合烹调,最后凭空分析出成品的味道来。
这天赋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他可以直接在意识里模拟各种材料的组合,包括了用所有烹调手法进行加工,完全不用经过实际下锅加工,就能让他“品尝”到成品菜肴的味道。当他将模拟时的手法应用到实际中时,真实成品的味道与模拟的结果几乎没有区别。
他意识里模拟烹调的手段,连调味都可以模拟出来。厨师毕竟也是人,会因为身体偶尔不适或内分泌一时变化等原因,身体的体温变化会直接影响味觉感受,一旦身处那种状态下,厨师很难把握菜肴的味道。有些厨师选择将食谱数据化,每多少原材料直接对应多少调味料。这种刻板的方法,会受到空气温度湿度之类外部条件制约,一时应急没问题,想做出美味佳肴却很难。
毕竟厨艺是一门创作的艺术,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创作里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刘佳通过模拟调味得出的调料分量,然后依照相关分量真正下厨做出的成品,两种结果照样是百分百相同。
这天赋随着他厨艺实际经验的积累,一直都在成长着。当然了,下锅开火搅拌调味什么的,还只是厨艺中的一部分。一个成功的厨师所接触到的领域,要比现在他所懂的还要多。光是挑选原材料一项,就有着外行人难以想象般多的讲究。
不过眼前他用不着讲究那么多,实话现在可供他选择的材料并不多。
两人在卖水产的摊位,发现摊主宰了一条脘鱼,赶快买下了其中一边条约一百五十克的背肉。临走时发现这摊同时还在卖冷藏水产,顺便又买了一包标称三百克的脱壳冰冻蛤蜊肉。
其实这份冻品里,真正的蛤蜊肉顶多也就只有一百五十克左右,剩下的都是冰。但没办法,蛤蜊这东西十分容易坏,要是不连着冰,常温下用不了多久就会变质。到时候吃下去不但难吃,一不心搞不好还会食物中毒或肠胃炎什么的。
水产摊旁边就是肉摊。这儿猪肉牛肉花样齐全,虽然货的数量不多,但看起来都还挺新鲜,估计是今天早上才从批发商处拿的货。
两人在这儿买了足足一斤不带骨头的猪排骨肉,准备用来蒸着吃。这一斤肉要是用来焖烧,成品分量顶多只能有原料的一半。这是因为肉本身的汁水,大多会被炉火的高温转换成蒸气什么的流失掉,但不这样调味汁却也无法渗透进肉里。
但要是用蒸的,下锅多少,起锅几乎还是多少。水蒸气不如炉火的温度高,所以肉本身的汁水不易流失,这正是蒸品比烧制更能显原汁原味的原因所在。
考虑到关过想大口吃肉,一斤肉三个人吃可能不太够,两人还额外买了约半斤的牛肉。这牛肉准备要用来炒个半荤半素的下饭菜。
如果在加工肉食方面有所讲究,自然少不了要用到鸡蛋,且鸡蛋还能用来配蛤蜊。于是又买了四个蛋。本来是打算买五个啦,不过今天鸡蛋的品相不错个头够大,四个就够啦。
本来刘佳打算再买点青叶蔬菜,用牛肉炒个菜芯炒牛肉片什么的,虽然是简单的家常菜,但肉嫩菜爽的可绝对好下饭。不过今天的青叶蔬菜品相不好,菜贩不知道是为了加倍保鲜还是为了增重,在本来就挺鲜嫩的菜芯上额外撒上了不少水。水的颜色看起来不太对劲,谁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水啊。这市场也没有别人在卖贩卖青叶蔬菜,所以今天就不买叶菜了。两人只在这儿买了一个洋葱便离开了。
无论是自作聪明,还是用些歪门邪道取巧,都只能一时蒙蔽那些不精明的顾客。无论顾客以后变聪明了,还只是单纯发现自己上了当,倒霉的最终只能是生意人啊。所以想做长远生意的生意人,还是脚踏实地老实本份点最好。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风流妙厨】最新更新章节〖第4章 一鸣惊人地四菜一汤 4〗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