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029 夏日里的素时菜杂烩(1/3)

刘佳之前向他老爸所谓“借厨房用一下”,最主要是想借用里面已经处理过的食材半成品。▲∴▲∴▲∴▲∴更多精彩请访问这一茬有点象邻里之间“借盐”,或借醋用差不多,是借用,其实就是打个招呼以后便白拿啦。不过亲子之间不必象邻里之间那样,邻里之间借了东西,欠下的是人情。而亲子之间么,拿来用也就是一句招呼便可以了。

由于自己昨天晚上没吃好,在刘佳的估计里,他觉得自己的女朋友也差不多是这样。因为他知道自己饭量比石瑞娟大,他昨天下午吃多了,晚上没胃口吃饭,石瑞娟肯定更是如此。于是他决定今天早上做点“营养丰富的”带去石瑞娟家。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想法,他这会儿便可以出门找石瑞娟去了。两份包点加三笼叉烧包当早餐倒还行,但无论如何也不算营养丰富啦。

刘佳在自家饭店的厨房里转了二十秒左右,便为一会儿要带去的那道菜肴做好了准备。他挑了些炸过的“支竹”,拿了些用手工撕成大块的新鲜黑木耳,再抓了一大把圆生菜叶。

把这些食材丢进锅里以后,他觉得分量还不太够,便又拿了些连梗的芹菜叶,他这才觉得差不多。到这里总共才花了二十秒,因为这些食材都是预经处理的半成品,他甚至用不着切菜。

刘佳用炒勺接了半勺水,将某个空着的炒菜铁锅烧热以后,便将炒勺里的水倒进锅里。他并没打算放油,但“刘记”里的炒菜锅都经过长期使用,铁锅身的细微缝隙里,原本就残留有一点点油份。加上炸过的“支竹”里也含油,用来灼一道素菜的油量有样就可以了。

刚才被倒进热锅中的水面,很快便飘起若干油星。刘佳先将“炸支竹”和连梗芹菜叶丢进锅。用火烫煮了一分钟左右,他才把黑木耳块放入热锅里。

黑木耳块一进锅,刘佳手里炒勺翻弄的速度便比之前更快了。这次只过了半分钟左右,他便将圆生菜叶统统丢进锅里。

刚把圆生菜叶丢进锅里,他马上便将炒菜锅端离炉头。“刘记”的气灶上没装温度控制装置,他只得用这种方式来控制锅中食材的温度。尤其是那些圆生菜叶,这食材一旦受热过度就不爽甜了。至于其余食材么,其实刚才就差不多熟啦。

“支竹”事先已被油炸熟,只要稍微加热即可食用。黑木耳甚至可以生吃,当然稍微热一热口感会更好。被他丢进锅里的食材,也就是芹菜叶要热久一点,否则口感会较差。

关于“芹菜叶熟透才好吃”的法,有的人会表示反对,因为这些人觉得芹菜叶生吃最美味。这就是些因人而异的标准,不必过分苛求啦。

刘佳将这道素菜起锅的时候,他没放盐,而是加了一点酱油,然后再撒进一撮胡椒粉。这种调味法是他从凯丽-休斯那里学来的,他最近听妹妹提起过,尼德兰人生吃蔬菜时不一定每次都加盐,有时候会用胡椒粉来配蔬菜吃。刘佳觉得胡椒粉配蔬菜貌似蛮有意思,但他总觉得蔬菜没点咸味还是不好吃,便又放了些咸味相对较淡的酱油。

完成这道“素时菜杂烩”以后,刘佳用个保鲜盒将这道菜肴盛好,再与先前装着叉烧包的保鲜盒放在同一个袋子里。然后他一手提起里面装有较热食物保鲜盒的袋子,另一手提起装有两款糕点的袋子,跟自己的父母道别以后,便往石瑞娟的家赶去。

温度不同的食物不可混合放置,因为温度会互相传递互相影响。这种常识偶尔会被人忽略,所以刻意强调一下。

老街的各栋楼房,大多是些楼龄较老的旧式楼房。除了极少数几栋二十层左右的新楼以外,楼层高度基本都能保持在十层以内。

海州的老式建筑风格有个不成的规定,楼层总数为十层的楼房,地上第十层是不会住人的。这风格起因是由于海州的气候特征,为了避免常年日晒造成的闷热,所以“第十层为隔热层”,便成了海州老式建筑的特色。

石瑞娟家所住的楼房,便正好是类似上述的一栋海州老式建筑。由于刘石两家距离不远,刘佳来到自己女朋友家楼下时,时间才到了上午八点半左右。

刘佳原本想按下防盗门上的呼叫开关,却发觉有人正从楼上下来,于是他站在原地等待了一会儿。过了十余秒的光阴,防盗门便从内侧被人打开了,里面走出一位年纪与刘佳差不多的青年女性。

当对方刚打开防盗门内侧开关的时候,站在门外的刘佳已一手握住防盗门的把手。他主动将门拉开,自己也随着拉门的动作走到门外侧,然后向出门者挥了挥手,做出一个“你先走”的姿势。

老街的老式楼房过道都不怎么宽敞,虽然一般都能并排通行两人,但空间明显算不上是“宽敞”。刘佳如此主动让路,自然是不愿意与出门者身贴身挤到一起。在天气炎热的时候,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类似刘佳现在这种想法啦。

正准备出门的年轻女性一见如此状况,便用王土国的官话向刘佳了声“谢谢”。这姑娘留了一头黑色的短发,相貌五官却不象正统王土国人那般。尤其是这姑娘那个高鼻梁,倒是与刘佳见过的大多尼德兰人一般又高又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风流妙厨】最新更新章节〖第480章 029 夏日里的素时菜杂烩〗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805/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