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85(2/3)
石瑞娟来倒算不上是什么好消息,倒更象是一场挑战。
刘佳今天起了大早,然后带着蓝球去晨跑。当他即将结束晨运的时候,他的女朋友石瑞娟才刚起床。
石瑞娟可不是喜欢偷懒的人,但她实在抗拒现在这份工作。因此也影响到了她的正常睡眠质量,所以今天早上才起得较晚了些。
既然自己不喜欢在海州电视台上班,那尊不尊守那里的工作制度,现在看来似乎也不太要紧了。
当家里的时针刚过早上八点五十分,即上班交通高峰期的结尾时段,石瑞娟才背着包包来到公交车站。她就是故意想躲开这上班高峰期,所以才特意晚了些出门。
在前些日子,在她还没彻底讨厌自己所在的单位时,她虽然也会刻意躲开上班高峰期,可那时候她却是提前出门,而不是故意晚到。心态的转变,令针对同个目标所进行的行为,也产生了明显的改变。
上班高峰期结束以前的公交车上,同样还显得异常拥挤。但至少每到一个公交车站,公交上都会有人上车或下车,与正经高峰时段那种“光上不下”相比,总要好了许多。
石瑞娟在快到上午十点的时候,才回到了自己的单位。
从老街到海州电视台这里,一路上如果不堵车,可用不了一个时这么久。石瑞娟她其实在九点三十五分就下了车,只是她又在电视台大厦瞎晃了好一阵子,才决定回那个讨厌的单位去。
她这种行为有个名堂,叫做“消极怠工”。如果有心在某单位长期工作下去,这种态度可是千万要不得。
在这阳光足够灿烂的一大早,石瑞娟便阴沉着脸,多少有点垂头丧气地走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她还没放下身上背的挎包,就听到了办公室远处,即茶水间那边,正传来响亮的嘲杂声。
石瑞娟只是不愿意在海州电视台工作,却没打算就此放弃自己从到大的理想。听到有人在茶水间那里吵闹,她的意识里顿时冒出了“好奇”念头。她马上拿起自己的茶杯,装做要接热水一般往茶水间走了过去。
随着她与目的地之间距离的接近,嘲杂声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她很快就能听清楚这些话的具体内容,而不是刚才那种“明明听到有人话,却无法听清细节”的寻常嘲杂声。
年轻的实习女记者在自己意识里嘀咕着:
“原来是在吹水,而不是在吵架呢,没劲..”
她所嘀咕的“吹水”是海州方言,该词的意境与王土官话里的“吹牛”,或者“闲聊”都差不多。
石瑞娟很快便分辨出正在话的那些人。除了有她在这里认的那个“师父”以外,其余几人应该都是同个办公室的同事。
她在海州电视台这里认的“师父”,其实更应该称之为“学长”,因为对方是海州大学前几年的毕业生。可由于双方彼此对工作的认知有区别,石瑞娟与这位“师父”,或是“学长”的关系并不好。
在石瑞娟现在听来,茶水间里的人正在闲聊的话题,多少与她石瑞娟有些关系。对方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从充满暗示的各种称呼里头,石瑞娟总觉得对方正在她自己。
在那些人的话里头,明显觉得她这个实习生“跟不上潮流”,认为她的理想现在早就落伙啦。
石瑞娟所认同的新闻工作者,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人。她认为在报道某条信息时,新闻人应该尽量保持中立态度,应该尽量不在报道里加进属于新闻人自己的情感因素。
而海州电视台这里所奉行的观念,却是目前社会上最流行的新闻人作风。无论怎么样的新闻,到了这些当代新闻人手里头,都会写成只强调事中娱乐意义的正式报道。
从道理上来,石瑞娟也知道对方的做法没错。毕竟新闻人也是一份工作,而工作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收入。只要没有胡编乱造,这种报道方式其实更符合时代的进步。
现代观众更喜欢这类报道方式,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从个人情感上来,石瑞娟无法接受这种现代工作观念。当前有这种想法的新闻人可不只她一个,除了部分独立记者以外,连一部分商业新闻媒体,其实也还是在旧有新闻的风格下进行报道。
石瑞娟毕竟只是个刚出校门的学生,行为作风还不太够成熟。她如果足够成熟老练,在体会到与就职单位的理念不同后,起码应该主动提交一份离职申请。
但她最近的做法,包括今天的作法,却是明摆着连招呼都不打一个,便自行不告而别。
从她回到办公室开始,到她调头离开办公室以后,茶水间里的话音都未曾停止过。茶水间里的人一直聊得兴高彩烈,根本就没发现办公室里刚才多了个人,更没发现这人忽然又离开了。
石瑞娟默默地走出了海州电视台的大厦。她孤身走出大厦正门的身影,多少引来了一些保安人员的注意。要不是她前胸挂了台里员工专用的通行证,再加上那多少有点垂头丧气的德行,人家保安肯定会过来盘问一番。
估计是被“炒了鱿鱼”吧?还是别上去打扰人家姑娘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风流妙厨】最新更新章节〖第370章 吹响自立的号角 285〗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80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