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兵者诡道也(1/2)

“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如果我们能独辟蹊径,重新安排我们的舰队编组并且在实用方式上做一些改变的话,我认为我们的敌人肯定会不适应,对方一旦在布局方面出现偏差的话,我想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自从介绍完基础情况后就一直沉默的杨用霖突然开头道。

“各位请看,在我们的预定计划中,快速的话。那林将军的意思就是装甲巡洋舰编队远远的留在无畏快速舰队后面。而让宝贵的快速战列舰作为前锋?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样把最宝贵的主力舰放在最前面是不是太危险了?”林泰曾问道。

“快速战列舰编队遇上危险,好歹还可以通过高性能来摆脱危险,但是装甲巡洋舰编队呢?如果遇上对方主力那就是九死一生,也许快速舰队还没来得及支援就战沉了。当然,如果说要是碰上无畏快速舰队被对方缠住的情况下,装甲巡洋舰编队则必须作为炮灰顶上去,为快速舰队的撤离赢得时间。装甲巡洋舰编队的性能决定了它不可能在堂堂之战中发挥重大作用,而只能作为一支暗箭。”林永升依然平静的说道。

对于林永升来说,当他说出这些话之前,他是做了极其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因为内定的装甲巡洋舰编队司令很有可能就是他!论实战经验,林永升绝对是华夏舰队中最丰富的几个人,而且从最开始就是指挥中型装甲巡洋舰这种此等主力舰的。而现在伴随着加里波第等战舰变成此等主力舰,林永升接手他们也变得顺利成章了!

而他刚才的建议无疑等于把自己推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在他的计划中装甲巡洋舰编队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快速战列舰编队的安全,当快速舰队能应付的时候,他不能出来分一杯羹,当快速舰队没法应付的时候。他就必须出来堵这个枪眼!而且不能随意去猎杀运输船或者其它相对容易对付的战舰,因为他需要的是绝对隐蔽!能做出这些,这足以证明林永升的大局观和胸襟,人都是有私心的,很少有人可以为别人牺牲掉自己的一切,军人也是这样!

“好了,我们来探讨一下这样行动的可行性,以及对方可能采取的对策吧。”看着又一次逐渐安静下来的会场,徐杰拍拍手说道。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这些情况,如果对方发现两艘轻型巡洋舰会怎么想?如果对方发现两艘龙旭级战列巡洋舰会怎么想?如果对方发现三艘龙泰级快速战列舰会怎么想?而随后他们会分别作出什么样的决定?现在就请各位站在地方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些问题吧。”徐杰开导道,一个大概的作战计划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而现在就需要将这个计划不断细化!

“据我所知,俄国人的轻巡洋舰数量不会很多,而且留下部分用来拱卫主力舰队的话,那么可以投入实战的数量会更少,这样一来俄国人很有可能投入装甲巡洋舰展开猎杀,而在俄国人看来,这样的小规模舰队更像是原因破交,所以他们动用无畏舰的可能性不大,尤其是在发现我方有多个小队在爪哇海上出现的时候。”邓世昌第一个回答道。

“如果我是俄国指挥官的话,那么在发现单独行动的龙旭级战列巡洋舰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立即带领快速战列舰编队赶往战场,同时如果可以,我会尽可能的集中装甲巡洋舰作为辅助力量。如果碰上的是3艘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的话,那么我可能会要求马卡诺夫派遣战列舰在后面压阵。因为如果是单独出现战列巡洋舰的话,俄国人还可以理解为游猎或者破交,但是如果出动快速战列舰的话,我只能认为对方是要决战了,而且就算我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其它战舰,我也会认为对方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上钩!”刘步蟾接着说道。

也许一般人无法理解2艘无畏舰和3艘无畏舰的区别,但是对于久经沙场的华夏海军将领们来说2艘龙旭级和3艘龙泰级所传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在真正的资深海军人士看来,战列巡洋舰从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算真正的主力舰,其作用仅仅是对次等主力舰的压制,即使费舍尔也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战巡的作用就是猎杀各种巡洋舰和作为前卫。而且两艘战巡的话最多也就是对装甲巡洋舰构成极大的威胁而对主力舰威胁十分有限。现在大家都是无畏舰,重炮数量足够多,仅仅是穹甲防护核心舱,对防御力的提升十分有限。龙旭型战列巡洋舰在面对长时间的舰队交战中的生存性实在有些堪忧啊。

但是快速战列舰不一样,在华夏海军看来,这东西就是减少了火力的战列舰而已,或者说是战列舰的一个分类而已。这些东西虽然速度不足以保证猎杀装甲巡洋舰。(航速没有优势,或者优势很小。)但是战列舰能做的快速战列舰也能做,一旦发现快速战列舰出现在海上,那就意味着对方主力舰队很有可能就在附近,或者说有其它大规模的舰队,因为快速战列舰并不能像战列巡洋舰那样依靠绝对高速撤离战场。一旦投入就要面临被被缠住的危险,所以这个决心不是轻易能下的!更何况这要是一下出来3艘的话,华夏海军快速舰队的巨大部分战力就全调出来了!

“很好,两位将军既然已经分析了根据不同的情况俄国人的反应,那么我想我们现在应该可以准备一个方案了,快速舰队和装巡舰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华夏海权】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一十五章 兵者诡道也〗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746/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