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1/2)
与英国人达成一定程度的谅解,是徐杰在欧洲的第一个战略目标,毕竟,作为现在的世界第一大国,英国人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力量实在强大,与这个大国闹翻绝对不是徐杰愿意看到的结果,即使徐杰支持德国对抗英国,那也是各种暗地里的操作,明处中,华夏共和国对欧洲的局势是不关心的,也,但是伴随着远东局势的逐渐紧张,以及华俄战争的战场移到东南亚,赛维拉知道,西班牙已经不可能独善其身了!
菲律宾距离华夏太近了。而且随着这几年的发展。在华夏政府的支持下。华商们已经在菲律宾站稳了脚跟,无论是种植园还是矿场,亦或者商贸市场和港口的建设中,西班牙人都可以看到华商的影子。在华夏的资金和武器的支持下。西班牙陆军确实平定了菲律宾本土的起义,并且对于起义者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报复。但是当西班牙人放下手中的武器环视整个殖民地的时候,他们发现他们不仅仅摧毁了菲律宾土著的起义,同时也毁掉了本来的殖民地经济!无数的种植园和农场受到了致命打击,可以说整个菲律宾除了土地和矿产之外,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而随后赶来的华商则迅速填补了西班牙人造成的经济空白。大量的华人涌入从西班牙人或者当地土著手中接手了已经满目疮痍的种植园和矿场,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菲律宾经济的重新分配。并且将殖民地的经济命脉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中,政治和管理上西班牙人为主,经济上华人为主成为了现在菲律宾的实际情况。虽然西班牙人十分的不甘。但是面对越来越强势的华夏海军,西班牙人即使再多的不满也只能笑脸相迎!
而如今,俄国海军和荷兰海军屯兵荷属东印度群岛让西班牙内部的一些极端实力看到了希望,联合俄国人和荷兰人将华夏海军打败,然后重新将菲律宾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说法甚嚣尘上。而西班牙政府虽然没有和俄荷两国商榷此事。但是心中也打定了两不相帮的主意,至少在局势明朗之前是这样!于是华夏与西班牙人的谈判陷入了困境之中。而刘步蟾的到来则是要打破这种困境!
瓦伦西亚港,在这里,由西班牙海军上将塞维拉将军率领的西班牙舰队将迎接远道而来而华夏共和国主力舰队,7艘无畏舰,如同7座巨大的山岳一般从水天相接处出现!一座座三联装和双联装炮塔犹如绝世神兵一般让人胆颤,厚重的装甲,犀利的火炮还有庞大的船体无疑震慑着西班牙这个曾经的海上强国,而现在,西班牙人怕是连负责陪同的7艘战舰也都凑不起来吧,不是说没船,而是剩余的小鱼小虾实在拿不上台面,而最后,西班牙人负责陪同的战舰依然是当年美西战争结束后残留的军舰!
“这是一种威胁,一种赤裸裸的威胁!”当双方战舰接近后,塞维拉专门注意了一下与他的旗舰西班牙号并排航行的龙兴级战列舰首舰龙兴号,这艘装备了12门12寸45l主炮的华夏最强大的战舰吃水明显处于重载情况,按理说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华夏可以在意大利和亚历山大港进行补给,然后是在印度的孟买和东南亚的新加坡。如果要是远航的话,那也是过了亚历山大港后再重载装煤然后跨越整个红海和印度洋到达印度。
一艘战舰上的装载除了弹药就是燃料,这是两大最大的载荷,而华夏舰队在意大利加煤是一定的,那么剩下的载荷肯定就是弹药。而且不是一般多的弹药,一般战舰回航的时候会带有一个基数的弹药,但是从现在的水线来看,华夏海军带的可不止一个基数!而且在双方鸣礼炮接受后,华夏海军的龙兴级战列舰竟然还空炮齐射了一次!这种有违常理的表现,更让人感觉到有一丝炫耀的意思!
华夏舰队绝对不会在欧洲搞出什么事情的,这点塞维拉可以肯定,但是如果这支舰队到达亚洲的话,那么现在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可以限制的了华夏舰队的行动!这支舰队可以用来对付俄国人和荷兰人,同样可以用来对付西班牙!华夏人在与人交往中往往是彬彬有礼的,但是再面对涉及到国家利益的时候,那是一点情面都不讲的,不管冒犯者身在何方,只要确定了敌对关系,那么华夏共和国就会不遗余力的用各种手段击败对手!其实在美西战争中,当时的北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拿西班牙当枪使!即使美利坚合众国距离华夏有上万公里的距离,但是遥远的地理距离依然不妨碍华夏在背后狠狠的捅了美国人一刀!既然美国都这样了,那么西班牙呢?西班牙那块距离华夏十分近的殖民地呢?
塞维拉敢保证,如果西班牙的政策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态度的话,那么华夏在最后关头肯定会使用一些非常的手段!比如说用舰炮和步兵去强占他们所需要的地方。英国人和华夏已经打成了一定谅解,原因很简单,英国人同意华夏在沙捞越进行补给,无论是商船还是军舰,无论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这已经说明了英国人的态度,既然英国人选择了谅解,那么整个东南亚谁还会关注华夏对西班牙的行动呢?最多3天时间,西班牙和华夏关于租借港口的问题必然会有一个结果!
与进入英国时双方的融洽的表现很不同的是,华夏进入西班牙后,并没有大规模登陆或者友好的举动,而是抓紧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华夏海权】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零四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74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