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快速机群3
虽然德国人精通液冷发动机,但是作为一个航空工业强国,其在气冷方面也是有一款能拿得出手的发动机,尤其是在1942年以前,德国气冷发动机虽然不像db和jumo系列那样堪称顶尖,但是功率高达1800马力的bm801发动机的悲剧不在于开始,而在于后面,1941年底的时候功率就有1800马力左右了,结果到了1944年还没有突破2000大关!所谓的万年1800马力就是说的这款发动机!开始nb,但是历时将近3年还不进步,自然会被持续发力的美英甩出去2条街!以至于最后德国人在设计f801了,不是不想用,而是没法用啊!气冷发动机的功率还不如液冷高,这不是坑爹吗?!
(对航空有研究的书友可以查一下,德国使用液冷发动机的战斗机比如说bf109一直是在使用db601和db605等型号的发动机。夜间战斗机,he219使用的是db603发动机。而轰炸机比如说ju88和ju87则是使用jumo211这一类发动机。当然,你要是说跟我说he177作为轰炸机为何用db610,那我就没法说了,毕竟这个规律只针对一般例子。不过作者依稀听人说起过213原来确实是准备给轰炸机装备的,谭克博士原本更喜欢db603发动机。)
在这个位面中,虽然技术先进,但是还不至于让bm190,和历史相比,以立项开始计算的话这款飞机比历史上提前了约5年时间!(历史上,最早提出研发f190v1是在1939年年中。)如果说轴心国中综合性能最好的战斗机是哪一款的话,徐杰个人的意见就是f190a4刚出来的时候可是拥有每小时670km左右的速度。而且爬升率也很高。滚转更是优秀。无论是从性能还是从战绩上来看。f190攻击机最大外挂重量可以达到1.8吨左右!
虽然到了1944年,f190d使用的是标号为87的b4型燃油,不但没法和美帝的标号100、115的燃油去比,甚至还不如f190d和51d在飞行性能上还是各有自己的优势区域,f190d。
不过看似美好的未来在目前看来仅仅存在于图纸上。先不说飞机还没开始设计,就连给f190早期型号的发动机过热问题在这个位面依然存在。考虑到这款飞机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使用,所以散热问题绝对是个相当致命的问题。而随后的结果就是导致这款飞机的研发进度有些缓慢。
上帝对德国人还算够意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又为德国人打开了另外一扇门。就在f190飞机的通用性让德国海军很满意,但是奈何这款飞机出来都不知道要到哪个猴年马月。于是乎德国海军决定先给俯冲轰炸机换装新式的液冷发动机,撑过这段时间后再说。
到了这一步,德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的初期航空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即以bf109战斗机提供护航和直卫力量,以bf110双发飞机改进的舰载双发攻击机作为鱼雷机和轰炸机,以换装了新式发动机的ju90型俯冲轰炸机作为补充。这几种飞机的巡航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400千米以上,和美国人攻击机群每小时不到300km的速度相比完全称得上高速了。而且双发舰载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0千米左右,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美国海军即将服役的f4f的最大速度。也就是说f4f最多只有一次正面拦截的机会,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那么将再也无法弥补!
不过这个看似完美的作战体系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德国人为了增加攻击机群的速度固执的坚持单发飞机最大载弹量为500kg。也就是说只有双发飞机可以搭载鱼雷。而能够搭载双发飞机的只有大型舰队航母。而且即使是大型舰队航母,一艘航母能容纳20架双发飞机已经很不容易了,结果载机量近100架的德国主力舰队航母之中只有五分之一的鱼雷机。此外还有30架俯冲轰炸机,剩下的50架全部为战斗机,如果舰队中混编上其它中型航母和航空巡洋舰的话,那么鱼雷机的比例就更低了。而想要击沉一艘战舰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释放鱼雷,有的时候一堆炸弹都无法解决的问题,用2条鱼雷可能就能结束了。而这样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搭载方式让德国人可以轻易的穿透对方的防线,但是同时却只能选择有限的几个目标进行雷击,于是在未来的战场中曾经出现过德国人用炸弹重创了对方9艘主力舰,结果最终击沉的却只有3艘的情况。换句话说就是打赢容易打死难!
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人采用的办法是部分中型航空母舰装载一些单发慢速鱼雷机,等到第一波重创对手后,第二波再用慢速鱼雷机补刀。
即使这样,德国海军航空兵在战争初期依靠高速机群编队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稳稳压住了英美两国海军。当然,这时候后话,暂且不提。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辰溪的月票支持~~~。()
...
...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华夏海权】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快速机群3〗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746/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