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今夜我可以写出最伤心的诗,前不见古人(2/2)

有影响。他主张汉魏风骨,提倡风雅比兴,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其诗风高昂清峻,雄浑苍凉,语言深沉质朴。其友人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陈子昂《感遇》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内容颇为丰富,反映了较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思想感情。风格豪放明朗,表现出鲜明的创造性。

《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随武攸宜北征契丹时所作。陈子昂在武攸宜幕中参谋军事,屡有建议,均不被采纳,失意无聊,因登蓟北楼,作《蓟丘览古》诗七首赠其好友卢藏用,通过吟咏蓟北一带古人古事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悲哀。

他对礼贤下士的燕昭王的怀念,实际上是慨叹自己当前的不遇知音。同时用歌行体写下传诵千古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更是俯仰古今,在广阔的背景中表达了他深沉的懮愤。

他还有一部分抒情短篇也写得颇好。象五律《晚次乐乡县》《渡荆门望楚》《春夜别友人》《送魏大从军》等,抒情写景,形象鲜明,音节浏亮,风格雄浑。显示出近体诗趋向成熟时期的特色和他自己刚健有力的诗风。方回认为其五律可与同时的沉佺期、宋之问、杜审言诸人媲美,都是唐人“律体之祖”。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沉、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於黄初、建安矣。”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也云:“沉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都中肯地评价了他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但他的部分诗篇,还存在着语言比较枯燥、形像不够鲜明的缺点。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三】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七章 今夜我可以写出最伤心的诗,前不见古人〗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729/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