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一个人挣脱了枷锁(2/2)

其他器官不同,因为它必须要照明的媒介才能看清楚东西。

而最强大的照明媒介便是太阳,有了太阳我们才能清楚的分辨一般事物。同样的对比也可以套用在智慧的事物上,如果我们试着探索那些围绕我们身边的事物的本质以及分类他们的方式,除非我们具有理性的「形式」,否则我们便会彻底失败而一无所知。

柏拉图并以一个着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他的形上学理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

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於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但是对於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而在柏拉图提出的线寓(dividedline)里,我们则可以想像宇宙中的所有东西都代表了一连串渐增的「现实」(reality);这个现实曾经经过一次不平均的分裂,分裂后的子部分又依据与第一次相同的比例再进行了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的比例是相同的)。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三】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章 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729/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