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逍遥人之逍遥笔记(2/2)
悟当然有所不同。庄子并不勉强化去其中的差异。庄子要说明的,不是外在客观世界中形体的大小与长短,而是藉此譬喻形象世界中的差异和不同生命歷程间的价值判断。「物性」有其限制性,而「人性」不同,人性是可以向上开发的。因此,庄子见到当时人们都安於现状,短视近利,丝毫不知道有更上一层的目标可以追寻。於是,便提出了大到无法想像的鹏鸟,使人们听到从未听说过的事,强迫人们去想以前从未想过的事,而不再只是侷限於目前的短暂事物。庄子提出了鹏鸟,告诉人们还有一个更高更远的目标要追寻,而不能自满於现况。这是庄子写章的一种铺陈,并非庄子真的认為小不如大。庄子已经达到逍遥得境地,与万物合一,又怎会有大小之分?為鹏,才能脱离海的范围,上下四方,任其游走。由小而大,只是生命的成长;由大而化,是境界的提昇。鯤虽大,但不以此自满,他化為鹏,向另一个更高远的目标「南冥」飞去。庄子以物寓人,但是,物有物性,会受到限制。而人呢?人有物性,也有人性。人若不追求进步,便会往物的方向走,限於物性。但是,人若能开发「人性」,便可体道,与万化冥合。如同鯤化為鹏一般,提昇到更高一层的境界。圣人之所以為圣人,也是经由生命蜕变的歷程─由克己復礼,而好仁好义,而至於忘仁忘义,而上通於大道,透过苟日新日日新,做内在修為的提昇。庄子透过鯤鹏的转变,表明由行变而情变,再昇华到境变的情况。也是暗喻人要追求更高一层境界,以提昇生命的层次。总而言之,庄子的逍遥观便是跳脱世俗的名相,不為外在表象所惑,进入真实存在的体,与万物齐一。并且放下生死,不被生命牵绊,便能达到无待的境地,逍遥自适。〖书网∷更新快∷无弹窗∷纯文字∷.〗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三】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一章 逍遥人之逍遥笔记〗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729/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