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2/4)

自幼便没了爹娘,孤苦飘零孑然一生。

昨日偶然出游,不意被一阵妖风所逐,若不是遇见王侃恐怕已被阎王召见了,言讫泪水涟涟。

王侃闻听心中怜惜,又问她道所居何处,道:“家中房屋早已破落,妾无枝可栖,每日四处飘泊无以为家,所幸每次都能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处,所以还不至于被人欺辱。”

王侃一听大奇,不由问道:“那你又何以为生呢?”

道:“日常寻点针线活来糊口罢了。”

第二日一早,王侃将身世给妹妹说了,王氏听罢也唏嘘不已,随即对他们说道:“只要嫂子人好,自此就不要担心无家可归。以后兄长耕地,嫂子在家做饭,我给兄长送饭,自然能将日子过好。今日兄长应先去集上置办几匹布,给嫂子做身衣裳,几曾见过农家媳妇穿着如此艳丽的?”

王侃听后深以为然,可是却因为家中贫穷实在拿不出买布的钱来。

正在发愁间忽听对他道:“无需为此忧虑,妾平日积攒了十匹布,就藏在小溪旁边土地祠的香案下,你此刻只需过去取来就是了。”

王侃听罢以为她是在开玩笑,一时并不相信。

再三催促他,他才半信半疑的去了,不料到了土地祠一找香案下果然藏着十匹布,他心中惊喜万分,急忙将布匹拿了回来,并将此事告诉了妹妹。

王氏听罢也很惊讶,问道:“那个土地祠地处偏僻荒凉已久,嫂子何时在那里藏了布匹?”

道:“那只是偶然路过随便藏的。”

王氏一听虽没有再问,可是心中却有了疑惑。

好在心灵手巧,尤其工于女红,不到数日便将衣服作了出来,不仅身材合体而且做工精良,王氏见了也不禁大为赞叹。

姑嫂二人自此尽心尽力操持家务,将家中收拾的井井有条,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

可是好景不不长,过了几个月忽然起了蝗灾,每亩田地的收成锐减,只有往年的十之二三。

此时又逢官府催收,兄妹二人为此每日在家中愁眉不展焦虑万分,唯独神情自若似乎不以为意。

一日王侃与妹妹商议,准备去村中大户牛家去借点钱,先将这眼前的难关度过再说。

不想听后劝阻他们道:“你们兄妹二人这次只怕想错了。牛家只是一个守财奴罢了,若是没有权势相迫,纵然是至亲好友相请他也不肯借一文钱,何况一个外人呢?我看你要上门相求的话不仅自取其辱而且无济于事,依我看不如顺天应命随遇而安,事情到了危急之时,必然有解救的办法,你们还是先等等看吧。”

王侃兄妹二人听罢均不以为然,不听她的劝阻仍然去向牛家借钱,果然不出所料不仅被讥刺羞辱了一番,而且一文钱也没借到便空手而返。

及至王侃郁郁不乐的回到家,发现催捐的官吏已经等在他家门口了,一见王侃便抓住他的领口,让他今日无论如何都要将税银交出,否则的话就要抓他去见官。

王侃一边极力争辩一边好言相求,请官吏先在外面等等,让他进屋去再想想办法。

待他一进门便问他所差税银几何,王侃回道:“加上往年所欠的旧账,一共是七两多银子。”

听罢嗤笑道:“妾还以为欠了多少呢,还须让你们愁得数日寝食难安。这点银子有何为难,你此刻再去一次土地祠,在西北角的地砖下面藏有一坛银子,你全都取来。除了税银之外,剩下的都做为家中日常所需之用。”

王侃一听大为欢喜,可转念一想一个孤苦女子如何能有这么多银子,于是又觉得是在戏弄他,此时王氏对他道:“兄长莫非忘了上次十匹布的事情了吗?值此紧急时刻,不要再犹豫了,赶紧去吧。”

王侃听罢这才悄悄从后院矮墙纵身跃过,向土地庙急奔而去。

待到了庙中一找,果然如所言挖出了一个黑色的坛子,里面白银磊磊夺人眼目。

王侃心中狂喜,犹如范进中举一般,急忙将衣服脱下将白银包裹进去背在身后回到家中,他先取出八两银子交给小吏,声言多出的是给他的,小吏见状自然喜笑颜开,当即便告辞离去了。

王氏随即便问这银子从何而来,却笑而不语,王侃虽觉奇怪,却因有了巨财不欲追问,而王氏却更觉疑惑了。

待第二日一早王侃便拿出五百两银子买了良田,随即又修起了巨宅豪院,将田地全都租了出去,自己也不再劳作,又听取的建议做点小生意,如此不到两年,家中日进斗金钱财滚滚,逐渐也成为了当地富甲一方的大户。

只是数年尚未育有子嗣,王侃心中一直以此为念,有次偶然提起,便脸有不豫之色道:“郎君刚得温饱便欲纳妾了吗?为何薄情到这种地步呢?”

王侃一听急忙赔罪道:“不是我忘恩负义,实是怕王家的先人自我开始断了祭祀。”女子听罢轻笑一声道:“若是如此的话你就休要再啰嗦了,妾马上为您生个儿子就是了。”

王侃闻言大笑,以为这是在戏谑自己罢了。

到了晚间上床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中国古代神鬼志怪小说】最新更新章节〖白氏〗地址https://wap.xbqg9.net/10/10384/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