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3楚晗小传(下)(3/6)
,那些嫔妃生得再美,也没有什么特别得宠的。
换句话说,皇帝的一碗水端得愈发平了。
晏然真是好福气。她无数次感叹过这句话,哪怕她明知晏然遭了废黜。
.
永昭九年中秋,阖宫都被惊了一跳。
皇帝继位这么多年了,头一回传出有人意欲下毒弑君的事。凶手被带上来的时候,她几乎窒了息。
惊惶不定地望向皇帝,却见皇帝沉沉的眸色中隐有喜悦。深深藏在眼底,却还是被她尽数看见。
皇帝说:“真的是你。”
那天晏然很是平静,没有什么解释就认了罪。静妃带着点讥讽道出“宁婕妤”这三个字的时候,在座的新宫嫔才都愕住了。
楚晗始终看着皇帝,心中忍不住的忐忑,哪怕这件事跟她毫无关系。她不知道皇帝会怎么做,但照理说,晏然死定了,弑君是多大的罪……
若是皇帝最终要亲手杀了她……楚晗觉得,那是件很可怕的事。她搜肠刮肚地想着该如何为晏然说情,却又实在想不到任何理由。弑君,怎么说也是死罪。
“都退下,朕有话问她。”皇帝的口气沉沉的,教人听不出希望。楚晗和一众嫔妃一起退了下去,离殿时吩咐了门口的宫人一句:“若是出了什么事,来知会本宫一声。”
即便她并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
.
只听说皇帝没有杀她,但她在哪里,没有人知道。那些日子,后宫议论纷纷,后来隐约听说,陛下把那个被废黜的嫔妃,藏在了成舒殿的后院里。
谁也不知道皇帝到底什么意思,皇帝也没有跟任何人解释,包括太后。后宫的风声捂得严实,反倒是前朝的动向明显了些。她听说屡屡有人提起中秋下毒之事,明里暗里要皇帝严惩凶手。那差不多是皇帝最油盐不进的时候,任凭一干朝臣说出天大的理由来,皇帝的处理方式也就是两个字:不理。
楚晗看得出,他这般的无所谓之下,是多大的压力。
她忍不住去和怡然打听了,怡然告诉她说:“听说姐姐在宫里,可连我也没见过她。陛下时时差人往后头送东西,我也不便去问去找……”怡然咬了咬唇又说,“方才……陛下自己往后头去了,不知是不是去见她。”
那晚,她去求见皇帝的时候,几乎有些“冒死觐见”的感觉。她直言对皇帝说:“陛下这么把晏然藏在宫里不是个办法,名不正言不顺,陛下也不能藏她一辈子。”
皇帝淡泊地回了她一句:“朕知道。”
她又说:“陛下不如先封她个位份,哪怕是个末等的采女,也好过这么拖着。”
皇帝瞟了她一眼:“朝臣闹得厉害,后宫也不乏有人等着看这笑话。这会儿给她册封,不是把她往死路上推么?”静了一静,他对她说,“而且她恨朕。”
楚晗沉默。替他思索着法子、替晏然考虑着出路。朝臣闹得厉害?朝臣怎能闹得不厉害!若连弑君的大罪都能容忍、能赦免,天下还有什么规矩可言?
莫说朝臣,如今帝太后也恼着呢。
静坐了良久,皇帝问她:“还有事?”
她说:“晏然的事……若是母亲肯帮忙呢?”
皇帝执着笔的手一顿,侧过头来看她:“你说什么?”
“臣妾的意思是……母亲是大长公主,如果她肯说话,起码能说服帝太后。太后点头了……各位大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吧?”她说得很是犹豫,这事胜算有多大她心里根本没底。只是觉得,再不是法子的法子也比现在这样拖着好,好歹是化被动为主动。
皇帝思索着不言,少顷后,她又道:“陛下让臣妾出宫一趟,可好?臣妾去求见母亲。”
入宫很多年了,因为母亲是大长公主,入宫很是方便,她从来没有回家省过亲。这是唯一一次,她主动提出回家,是为了帮他的晏然。
皇帝点了头,她说不必安排夫人仪仗,她准备好了次日一早便走。
那天,她留在了成舒殿。寅时,皇帝准备上朝的时候她准备出宫。
离殿时,皇帝屏退了众人,朝她深深一揖,道了一声:“多谢。”
她不禁恍然失神。
原来从当年到现在,他对她能说的,都始终只有一声“多谢”。他从来不懂,相较于他这一句“多谢”,她从来都更愿意听他夸她两句。
不过,当年她是个尚未及笄的小翁主,她可以带着两分撒娇为难他、逼她夸自己还不能落俗套;如今他已是天子,她是他的从一品夫人,她再也不可能那样说了。
.
在去大长公主府的路上,楚晗一声长叹,揭开了马车的帘子,吩咐外面的侍女说:“给本宫拿个铜镜、拿个湿帕子来。”
东西递进来,她静静地执着铜镜,细细看着镜中的自己。比起那年,到底是老了许多吧。
还画着一枚兰花的眉心钿,这么多年都画着,可他再也没多看过一眼。其实她也知道,那天若不是她逼着他夸自己,他大概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宫记·晏然传】最新更新章节〖253楚晗小传(下)〗地址https://wap.xbqg9.net/1/169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