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朋友(二合一大章 节8000字)(2/5)

道,电视台的人知道,就连你眼前这位张先生心里恐怕也如明镜似的雪亮。

此时,两女尚未知道,周闰发、余安安已经定制结婚礼服了,现在怕是正在秘而不宣地筹备着结婚事宜。

午饭,张绍平叫陈飞虎出去买了一席酒菜回来。

陈钰莲父母住的地方,是她拍戏赚的钱建的小楼房,在调景岭这里,算是最好的一类住宅。陈父、陈母对于女儿跟张绍平在一起,倒也不反对。但对他花心在外,脚踏多只船,还是有怨言的。只不过因为张绍平还年轻。没到谈婚论嫁的地步,没把这种不满发泄出来罢了。

其实,调景岭的大环境就是这样,年轻人走出去赚钱,老幼病残留守家里。

几年前,最穷困的人家,甚至连儿女都卖掉。温璧霞年幼时候就试过。上有兄姐七人,家里实在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她妈妈就准备把她卖掉。当时钱都收了。可温璧霞极为害怕,死死抱住妈妈伤心痛哭,那买家也是个好心人,将温璧霞还给温家不说。钱也没要回。这事。大家都知,而且也知道有些女孩出去,在外面是卖肉的。

吃过饭,张绍平看了一下捐建的各个教学楼的进度。以慈善名义捐的钱,张绍平向来都派人紧盯着财务,每一笔钱都要记录在案。这不是吝啬的问题,而是定下规矩,免得以后慈善越做越大的时候。因为监管不力,形成尾大不掉。

调景岭三面是山一面临海。出入交通除了小渡轮外,实际上还有两条陆路,一是九龙码头到调景岭警署旁的九巴路线90,二是往来观塘及调景岭的专线小巴10及10a。但陆路的路况实在太差了,颠簸不说,还尽是土路、山路,这路不整修的话,确实开发不起来。

但以张绍平的眼光来看,这里很适合开发成高尚海滨商用住宅社区,但凡有钱的人,都会买个游艇,到时候往来度假完全不成问题。

走了一圈下来,张绍平问两女:“我要回去了,一起走啊?”

“不了,我想在这里散散心!”陈钰莲摇头道。

翁美铃笑呵呵道:“《铁血丹心》拍完了,我正好有几天假,这里挺清静的,我就留下来陪莲妹吧,权当休息。”

“那好,到时我再来接你们。”张绍平点点头,挥手离去。

背后还传来翁美铃爽朗的声音,她对陈钰莲道:“莲妹,我跟你说,做人呢,开心的时候,要大笑,不开心的时候,更要大笑。来,咱们到海边大喊大笑一番,心情就会好很多了。”

“这不好吧。”

“你啊,就是太淑女了,要放开些!”翁美铃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

这个翁美铃古灵精怪的,根本就是个开心果!

这小妮子跟人混熟了,就展现出率直、乐观、开朗、活泼的一面,实在是个很好的朋友。张绍平只是感到好奇,她跟莲妹的性格截然相反,两人却是怎么混成了好朋友的?

上次在邵毅夫的小楼处,两人接触不深,交谈甚浅,谈不上了解,而这次因为陈钰莲的关系,倒是彼此有了初步印象。但无论怎么看,翁美铃都不像是个会自寻短见的人,她的开朗乐观是真实的,难道爱情的魔力真的可以大到摧残一个人的性格?

想不通啊!张绍平摇了摇头,心忖道:这样的朋友,是值得交的!由翁美铃,张绍平又联想到了周闰发,这同样是一位值得做朋友的人。可惜,有些事一旦发生了,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

“张老弟,能在这碰到你,很难得嘛。”

在深水湾的高尔夫球场,张绍平碰到了吴光证。

面对吴光证的调侃,张绍平尴尬一笑,说道:“我哪能跟你老兄比,我家里等着开饭的人太多了,不趁着现在年轻赚足够,攒下一份丰厚家业,过些年可就没这个精力了。”

张绍平自嘲一句之后,眼光撇向跟吴光证走在一起的两个男子,问道:“吴兄,我来猜猜吧,这位一定是郑家屯郑兄,嗯,还有郭柄湘郭兄。我没说错吧?”

“这用得着猜吗?报纸杂志不知登了多少他俩的照片。尤其是香港的女性,光是看背影,就知谁是谁了。”

吴光证这一说,把大家都说乐了。

张绍平先是和郑傢纯、郭柄湘握握手,认识一番,然后跟他们介绍一下身边的朋友。张绍平带来的三人是李珺夏、许其安、李明奎,都是香港警队的,其中级别最高的是李珺夏,此时任职警务处助理处长。

大家交谈一阵,干脆聚在一起挥杆打球。

香港最大的俱乐部是皇家香港高尔夫俱乐部。旗下拥有两处顶级球场,一是粉岭的3个18洞球场,二是深水湾的一个小9洞。深水湾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幽静自然,很讨人喜欢。李家诚就住在附近,每周都会来这里挥杆一次,而且多单生意都是在这里谈成的。

爱打高尔夫球的人不少,可问题是,这是一家私人球会。采取的是会员制,入会费颇贵,价值百万港币。而且会员的名额很稀少。再有钱也买不到,如果没有人引荐的话,单是冗长的申请等候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假使重生八十年代】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三十四章 朋友(二合一大章 节8000字)〗地址https://wap.xbqg9.net/1/169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