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萧允上表求修道(1/2)

更新时间:20130513

皇上仿佛没听清杜兴邦的话一般,紧接着问了一句“你说什么”,声音中已带了几分严厉。

杜兴邦只觉得身子没由来的抖个不停,颤抖着声音说道:“陛下,熹国公薨薨逝了。”

皇上一下子站起身来,注目杜兴邦良久。

杜兴邦伏在地上,连大气也不敢出。

半晌,皇上方才慢慢的坐了下来,问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好的,熹国公怎么薨逝了”皇上最后一句话中已然带了几分责问的口吻。

杜兴邦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这才说道:“陛下,微臣问过服侍熹国公的小厮青书。青书说今早熹国公吃了厨房做的松仁枣泥糕,不大一会儿工夫就觉得腹痛不已。他忙扶熹国公上床躺下,可熹国公刚躺下不久,就大喊了一声,七窍流血而死。”

原来,那日杜慎之将沈澄之给的毒药拿回府中,就交给了杜兴邦。杜兴邦比杜慎之多了几分慎重,因怕被承明吃出药味来,因此一直在寻找下毒的机会。

过了几天,恰好厨房做了承明最爱吃的枣泥糕。杜兴邦因枣泥略带苦味,就借机将毒药放入枣泥中。杜兴邦下好毒后,又让人熬了参汤,只等承明吃下秘药后,口渴时喝下。

却说承明早起看了两个时辰的书,觉得有些累了,就让人拿点心来。青书去厨房拿了备好的枣泥糕和参汤。承明就吃了一块枣泥糕,吃下不久就觉得腹痛难耐。

青书忙扶着承明上床躺下,一面急忙让人来找杜兴邦。

杜兴邦因心中有鬼,只是在自己屋内焦急的等着消息。突然听说青书让人来找自己,心中明白多半是计策成了,勉强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和不安,装模作样的问来人道:“什么事这般慌慌张张的”

来人忙垂手回道:“启禀老爷,青书说熹国公不好,请老爷过去看看。”

杜兴邦故意说道:“青书不过是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好歹不过是见国公不舒服,就大惊小怪的。”杜兴邦说着,随着来人去看承明。

不想,杜兴邦刚走到半路,差点撞到一个人。他仔细看时,却是青书,不由问道:“你不留下服侍国公,怎么跑来了”

青书满脸都是泪水,抽抽噎噎的说道:“老爷,国公适才大喊了一声,七窍流血,已是没了气息。奴才害怕,因此来找老爷。”

杜兴邦听了青书的话,不由大惊失色。按理,承明服下沈澄之给的秘药后,不应该发作的这般快才是,且死的时候应该不留一点痕迹。如果真如青书所言,那么外人一眼就能看出承明是中毒而死,自己又该如何向皇上交代

杜兴邦也顾不上再想,态度也不似方才那般镇定,连滚带爬的赶到承明的书房。

杜兴邦一进书房,就见承明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几个服侍的下人跪在床边哭。杜兴邦忙走到床边细看,就见承明七窍内不断有黑血渗出,登时心中大乱。他颤抖着伸出手去试承明的鼻息,可承明早就没了鼻息。

杜兴邦腿一软,几乎坐在地上,心中大骂杜慎之糊涂。可他毕竟是在宦海中混过的,知道自己此时应该立刻向皇上禀明此事,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才能摆脱干系。

想到这里,杜兴邦连声吩咐人备轿,又进内室换官服。

杜兴邦趁着换官服的机会,悄悄叮嘱杜夫人道:“夫人,如今大事不妙,万万小心才是。你一会儿悄悄告诉慎之,无论谁问什么,只作不知。”

杜夫人也知道干系非小,忙低声答应了。

杜兴邦坐着轿子,进宫见了皇上,回明了承明薨逝一事。

皇上听了杜兴邦的话,神色变得有些莫测。从杜兴邦的话中,不难猜出承明是被毒死的,但是这究竟是何人所为

皇上又看了杜兴邦一会儿,就见杜兴邦伏在地上,身子抖得如同筛糠一般。

皇上沉声吩咐魏刚道:“你立刻带太医去熹国公府,查明熹国公的死因。另外,把服侍熹国公的人都抓起来审问,务要查个水落石出。”

魏刚口称“遵旨”,就退出了屋子。

皇上看着跪下地上的杜兴邦,长叹了一口气,道:“你退下吧。”

杜兴邦磕了一个头,爬了起来,踉踉跄跄退了出去。

皇上看着杜兴邦的背影,陷入了沉思:承明死了,而且是被毒死的,那么究竟是谁害死了承明,谁能因承明之死受益呢承明无权无势,对任何人都构不成威胁,只除了自己。

想到这里,皇上的嘴角边流露出一丝苦笑来。若说承明被毒死,那么天下人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自己吧。承明活着,对自己的皇位就是最大的威胁。

皇上站起身来,神色间流露出几分不安来:承明死了,自己必须把这个消息告诉她,自己又该如何向她解释承明的死因呢她又会如何反应呢

皇上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在这一刻,皇上只觉得心头异常的沉重。

皇上迈步出了御书房,也没坐帝辇,而是步行朝结绮宫行去,脚步出奇的沉重。

早有小太监来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再嫁皇妃:媚倾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167章萧允上表求修道〗地址https://wap.xbqg9.net/1/152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