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整(1/2)

李蕾听到这就进屋看书了。等爷爷带着李旭回来的时候,进屋看着李蕾在看书,“都会不会啊?”

“爷,我都会了,我爸都教我了。”

“那你好好学啊,给咱们家争争气。”意思就是他孙女好,知道学习,告诉李蕾好好念,以后好出息人。

这就是就简单的心愿了吧,在爷爷去世的时候还跟李爸嘱托,好好供他孙女上学,老人的一片心意啊。可那时候。。。现在一切都不晚。

中午的时候李爸带着大爷回来了,他们身上都穿着就衣服,有点脏。

奶奶就问他感觉怎么样。大爷跟爷爷他们:“看着没啥,可这活还真碎啊!这一块那一块的,你们这么能忙的开吗?要不让我家大胜过来帮帮你们?”

“他不是在学瓦匠吗?这怎么能耽误他?我们要是忙不过就雇人。不过吧大哥,要是大胜子也想干这个,等他学完瓦匠来也行,别学的一半就不干了,白瞎了。”

“等我和你嫂子商量商量吧!要是来也是扑奔你们来,我们过不过来就再。”

“倒不是别的,我们也是干几年,没看户口都不在这边,我还是想回家那边,到底是咱们的根。让大胜子学瓦匠先学完,等到回去了也有个营生。”

“他找人学瓦匠也挺费劲,还是找的别人联系的。放弃是可惜的。”

“反正大棚这就是累,你家现在挺好,等他出徒了就好了,看看想不想干这个吧,到时候给我发电报。”

“嗯哪,我看看,反正我觉着在家伺候那些地就挺好的,有时间放放牛,就看看他怎么想的吧。他去年就来你这看看,我估计啊就是年轻人不定性。”

“来看看也行,冬天猫冬的时候过来溜达溜达,还不耽误活不耽误他学手艺。”

李蕾想着要是亲戚过来也挺好的,特别是大堂哥,真是个憨厚的老实人。后来娶了一个媳妇,媳妇很有正事儿,和大娘就有点不对盘。大娘总夸大事实,有时候还传谣言,大嫂有些看不惯,还住在一起,矛盾就很多了,在一起过了两年矛盾就更多了,后来还有些争吵。

大哥夹在婆媳中间特为难,最后实在闹的严重还是搬到别的地方去了,之后几年真的应了那句话‘远了亲近了臭’,分开了之后关系还好多了,再加上大嫂生了男孩子,有孩子在中间作为纽带两家人也亲了起来。

大堂哥很有哥哥的样儿,虽没那么精明,很实在,很有亲戚意思,有什么弄不明白的就找李爸,李蕾家有什么他也上前帮忙。

李蕾的大爷就在这到了七八天就走了,家里又是地又是家畜的怕大娘忙不过来,他要回去帮忙。

因为这段时间太忙了,就是李爸带他到市里转了转就走了。李蕾的爷爷奶奶也就在这住下了,他们晚上睡外屋,有时候李蕾嫌热也跟着睡在外屋的床上。

奶奶自从来了之后,还是比较适应的,每天喂喂鸡,在园子里溜达溜达,出去跟邻居们唠唠嗑,中午还能帮李妈做做饭啥的,而爷爷在熟悉情况后就到大棚那边去了,他还是跟男人在一起有话。

李蕾看着自己九月份就要开学了,到时候就不能陪着他们,就提出带他们到南林广场去看看。李爸感觉也不远,孩子也能找回来就同意了,还带着李旭这条尾巴。

就这样李蕾第一次带着爷爷奶奶弟弟出去玩了,她带他们带南林广场溜达一圈,其实不是什么特殊节日的话,这个广场就适合散步遛弯了。个别节日有踩高跷、扭秧歌表演,李妈比较喜欢看,以前她也来看过。

看看时间还早就提议市区的公园去。其实李蕾也没有去过,不过她打听好了路线,爷爷奶奶一开始不同意,后来被李蕾李旭撒娇才同意的。

这时候的公园还是收门票的,李蕾兜里揣着临行前李爸给的二十块钱,买了门票就带着他们进去了。

现在这里的公园虽然还不像后来那么多游览项目,也有假山,花草和树木,郁郁葱葱的,虽简单也很有意境。

李蕾看着门口还有照相的,就拉着爷爷奶奶们选了一个有花有树的地方合了一张影,还要再拍一张的时候,爷爷奶奶什么也不照了。老人心里想,这一趟出来坐车花钱、进门花钱、照相花钱,都花了多少钱了,可心疼呢,儿子家的日子还不太好过呢,还是别糟蹋钱了。李蕾没办法,跟照相馆的人敲定取照片的时间,就带着爷爷奶奶回家了。

其实孙女带着他们出来玩,他们还是很高兴的。可就是节省了一辈子有点舍不得,吃点喝点他们能接受,这种玩乐性质的他们是很排斥的。

李蕾回家跟爸妈了这件事,美其名曰留作纪念,带爷奶散心,李爸听了啥话都没有,跟李妈夸赞孩子孝顺,李妈只给了他一个白眼。

背后奶奶也跟李爸,以后别给孩子那么多的钱,孩子不懂事,乱花啊!要是李蕾听到就( vv)。带老人出去玩花十几块钱李蕾感觉不多,要是这里公园多她还想去呢。

没事的时候奶奶就给李蕾讲村子里的事,什么谁家孩生下来瘦啊不好养活,谁家姑娘到现在没嫁出去啦,家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花蕾绽放】最新更新章节〖规整〗地址https://wap.xbqg9.net/1/15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