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酒楼(2/3)
当时,起义的烽火将近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唐弼占据扶风,张大虎占据榆林,刘迦论占据严安,刘苗王占据离石,王德仁占据汲郡,彭孝才占据东海,左孝友占据齐郡,卢明月占据涿郡。
叛军各拥众十数万,横行一方。隋朝地方政府遭到涤荡。
中原的叛军仿佛都商量好了似的,举旗不分先后,预谋之迹太重。
不管这其中究竟有没有佛门的掺和,反正石之轩和宁道奇二人、都将黑锅给推到佛门的头上了。如此,令杨广更恨佛门,仇怨新添一笔。
暂时停军三天,商量对策。
三天之后,杨广遣上将军张须陀整军四十万,以秦琼、罗成为副将,一路带军南下,至襄阳抵拒叛军,以守大兴和洛阳二都。
接着,杨广又遣来护儿为将,以宇文成都、裴元庆为副将,分出二十万大军,一路西去,赶去潼关,汇合潼关总兵、裴元庆之父裴仁基,清理两座都城周边,威压后方大本营。
六十万大军一去,东征的军队便只剩下了三十多万人马,其后又是一个月的东征,终于平灭了高丽小国。
本来,高丽国主曾上书请降,但杨广却未答应,而是不顾大臣劝阻,一意孤行地君临平壤城下。
借助宁道奇的一道雷霆之威轰开了城门,隋军大肆进攻。不到两个时辰的战争,便将惊惧天谴的高丽军队击灭,得享大胜。
留下两万军队驻留高丽之后,杨广班师回朝,如此,回来的大军便只有三十万之数
杨广这次的东征大胜之举,倒是成功扭转了天下万民对他的印象,虽然仍旧没能摘掉他那昏君的头衔,但万民在谈论他的时候,不得不又为他加上了一个拓国之君的名号。
而这份谈资也经久未减,如此过了新春,天下各地仍有万民谈论。
即便天子脚下,新都洛阳城内,也有人胆敢论谈。反正说的也是杨广好话,所以到是没有人担心会被请去喝茶什么的。
就如此际。
洛阳城的一座新开酒楼之内,由于名气尚未打响的缘故,所以楼内食客仅有三桌,皆在二楼。
三桌客人有两人是单桌,剩下那桌则坐着四名士子,正一边饮酒,一边高谈阔论。
时而说一说杨广这次的东征盛举,时而各自纸上谈兵,各抒己见。
当然,有时四人也放低声音,交头接耳地批判一下杨广的昏聩之举。
片刻之后,四人仿佛说得深了,因此各自觉醒,连忙闭口,就此打住。
又过了片刻,四名士子起身离去,令二楼之上,仅剩下两座单客。
不久之后,一人头顶竹笠,垂下遮阳幕,身穿灰布衣,龙行虎步地从楼梯上得二楼。
在楼梯口短暂驻步,而后来人脚步一转,向处于角落的那桌走去。
原本,角落那桌的单身客正俯趴桌上,此时或许听到了脚步声,当即快速挺身而起,转头望向头戴笠纱之人。
“秦王请坐”那桌的单身客是个飘逸青年,温文儒雅,面对来人,主动出声邀请,语音柔和。
斗笠那人微一愕然,这才在青年对面坐下,脱下竹笠,露出略微混血的容颜,讶然道:“徐兄是否能看穿小弟的脸幕呢”
被称徐兄那人面色淡然,迎上说话之人那似能洞穿任何人内心秘密的锐利眼神,柔声开口:“我只是认得世民兄的足音吧。”
秦王世民佩服一笑:“徐兄不但有双灵耳,记性还好得令人吃惊。”
话落,秦王世民转头招呼:“小二来酒”
很快,小二脚步噔噔地上来楼梯,端着酒盏送去那桌。
便在这时,坐在临窗那桌的俊逸客人,突然微微一笑,转头看向楼梯之口。
又是一名客人上楼,面容美丽清俊,貌胜女子,一身藏青长衫,头上束了一个文士髻,发丝乌黑整齐。
这人上楼之后并未打量,仿佛早有目的,脚步不停,直接步似飘逸地找了一个空桌坐下,背对向那桌说话的二人。动静间居然毫无声息。
窗边那桌的客人再次微笑,向新来客人的脚下看了一眼,而后收回视线。
不用猜,临窗这桌的客人,正是景添了。
自打从辽东归来之后,景添花费了几天的时间帮杨广准备了一些事宜,又花了一天时间和王远知及宁道奇交谈,传授二人关于修行的不解之处。
再之后,景添便无所事事了。
每日,景添不是在皇宫之内浏览那些绝迹后世的古书,便是在洛阳城内闲逛,一晃便混了两个月的时间。
古语有言:历代之书籍,莫厄于秦,莫富于隋。可见杨广之功绩。
而更令景添诧异的,却是杨广对机关之学的运用。
就拿景添的看书之处观文阁来说吧。
这座宫殿的机关技术十分便利,进门时,在门口踩踏机关,殿门便会自动升起。进入殿内,各排书架都由机关控制,只需景添报上书籍分类,便有宫女操作枢纽,令机关书架自动将书籍送来景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幻想世界】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八章 酒楼〗地址https://wap.xbqg9.net/1/1424/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