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群臣为恭亲王求情奕?保住小命(2/2)

他总是网开一面,于是,他大胆的说:“六阿哥议政之初,尚属谨慎,这是众所周知的,只有他后来的贪墨、揽权、娇盈、徇私,是他的过错。可是,太后你想到你没有,大清朝臣几百人,哪一个不贪墨、揽权、娇盈、徇私。有的比恭亲王猖狂多了。太后没有罢免他们,如今这样对待六阿哥,只怕人心不服,更只怕日后个个疏远太后。”

一席话说的西太后不得不深思。奕環的话很有道理,是不是自己真的太过分了西太后冷静了下来,她开始重新想一想这件事儿了。

就在这时,通政使王拯上奏朝廷,为奕䜣请命,规劝两宫太后重新启用恭亲王奕䜣。接着,御史孙翼谋又上一折子,他说:“如今尚未彻底平叛起义军,外国人尚未停止对中国的占领,如今此时朝廷上掀起大浪,势必导致人心涣散,新的内忧外患谁来对付”

西太后平静的看完了奏折,她谕令文祥、周祖培、吴廷栋、倭仁等人重新议此事,看来,情况有了新的转机。在倭仁的努力争取下,王公、宗室、大臣等七十人联名上奏两宫太后,军机处大臣列名于倭仁的奏折,一致呼吁两宫太后加恩于恭亲王,希望给恭亲王复名。

此外,都察院、宗人府也上了奏折;内阁大学士殷北镛、潘祖荫等也纷纷上奏;御史王维珍、谭钟麟等人上奏朝廷,表示两宫太后应该重新任用恭亲王,给奕䜣以立功赎罪的机会。

一时间,朝廷上下呼声很高。看来,恭亲王奕䜣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西太后该摆出虚心纳谏的姿态了。

其实,西太后打击奕䜣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此时,她也没有必要再固执下去,如果现在她能虚心接受群臣的意见,则能大大提高她在群臣心目中的威信,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同治四年三月十六日,两宫太后以同治皇帝的名义发上谕:

“日前将恭亲王过失,严旨宣示,原冀其经此惩罚后,自必痛自敛抑,不至再蹈惩尤。此正小惩大诫,曲为保全之意。如果稍有猜嫌,则淳亲王等折均可留中,又何必交廷臣会议兹览王公、大学士等所奏,恭亲王咎虽自取,尚可录用。恭亲王著加恩仍在内廷行走,并仍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务。此后惟当益失慎勤,力图报称,用副训悔成全至意。特谕。”

这就是说,恭亲王奕䜣恢复了内廷行走及管理总理衙门事务之职,但他的议政王和首席军机大臣的头衔被剥夺了。“铁帽子”王爷奕䜣在与西太后的较量中,他得到了惨痛的教训。

恭亲王王府内,奕䜣伏案沉思,温顺的六福晋心疼的望着丈夫,她欲言又止。恭亲王的女儿固公主乖巧地凝视着父亲,她才十三四岁,可是宫廷血腥的政治的斗争使她显得有些早熟。自从三年前,两宫太后封她为公主,一切待遇均按公主规格享受。她时常出入宫廷,两宫太后也十分的喜爱她,尤其是东太后,视她为掌上明珠。如今,自己的阿妈受到了两宫太后的惩罚,固伦公主心里很难受,她要为阿妈做些什么。固伦公主怯怯地说:“阿妈,额娘,宫里的两位皇额娘很喜欢我,我想进宫,为阿妈疏通疏通。”

恭亲王疑惑的看着女儿,说:“你一个小孩子家懂得什么。以前,宫里的两位皇额娘宠你,是因为阿玛为她们卖命。如今,阿玛到了霉,恐怕你也会失宠的。”

固伦公主直摇头,她执拗的说:“两位皇额娘不是那么绝情的人,阿玛,你让女儿进宫试一试,也许她们看在女儿的面子上,加恩于阿玛。”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六章群臣为恭亲王求情奕?保住小命〗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