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乐不思蜀圆明园“四春”已昨日黄花(1/2)
更新时间:20111112
春天已经来临,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北国大地,圆明园里彩舞飞蝶,百花争艳,脱去厚厚的棉袄的咸丰皇帝在皇后、懿贵妃、丽贵妃的陪伴下,来到了花丛中赏春。池中的小鱼儿欢快的游来游去,花丛中的蜜蜂嗡嗡的飞舞这位,好一副春光美景图。
咸丰皇帝感慨万千,对皇后说:“又一个春天来临了,人生过的好快啊。”
皇后温柔的说:是啊,转眼间,皇上已届而立之年,万寿节应该好好的庆贺一番。”
咸丰皇帝叹了一口气,轻声的说:“内忧外患,灾情不断,灾民遍地,有什么好庆贺的。
皇后劝慰道:“这些事情历朝历代都有,皇上不必放在心上,龙体为重。
咸丰皇帝觉得皇后很会安慰人,一句话说的他愁云顿散。
“也是,可是万寿节该怎么庆贺呢”
咸丰皇帝很在意自己的而立之年生日如何的度过。皇后一见皇上有些心愿,连忙说:“总该让内务府操办一下,这事儿交给景寿去办,他办事得体,航速,你看行吗”
景寿是咸丰皇帝的妹夫,此人老成持重,办事又殷勤,操办万寿节庆典活动非他莫属。于是,咸丰皇帝点头同意。他也认为在这圆明园里为他举行三旬万寿节,的确是个好主意。
于是,内务府开始忙乎起来,他们知道皇上爱听戏,既然进了园子,就可以先把朝政搁在一边,专心娱乐,听戏。这次他们在园子里修缮了十几处戏台子,又将皇上的御塌之处从新装饰了一番,请来京城几个有名的戏班子,如“三庆班”、“小和春”、“全福班”、“小金奎”等,让拎人们日夜忙碌,加紧排戏。
从京城通向圆明园的路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进了圆明园,咸丰皇帝的心情好多了。毕竟是人生的而立之年,他回顾往事,有欢乐、有幸福,也有悲伤、痛苦。想想十年前,他登基之初,朝廷上下人浮于事,财政吃紧,可如今虽内忧外患不减当年,但经过他早年的一些努力,总算艰难地撑了起来。
二十岁生日,先帝驾崩不久,年轻的新帝守制,没有好好的庆贺一番。如今三十岁了,妻妾成群,儿女成双,也该好好的热闹一番了。在王公大臣及后宫嫔妃的簇拥下,他坐在龙銮上,享受着世间“第一人”的快乐。
由于世道不太平,咸丰皇帝谕令各省督抚、巡抚,各州知府等地方官员不必进宫朝贺,只须进贡以贺万寿即可。这样一来,围绕在咸丰皇帝身边的人并不多,无非是在京的大臣、王公贵族及后宫的嫔妃。
恭亲王奕忻留守紫禁城,作为军机大臣处理日常事宜。懿贵妃当然与皇后、丽贵妃等嫔妃随皇上而行。不过,她并没有像其他嫔妃那样沉湎与吃喝玩乐之中,而是静静地独处一室,批阅每天军机处送来的奏折。
当肃顺等人发现叶赫那拉氏批阅奏折、参与朝政后,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极端不满,尤其是肃顺反应的极为强烈。后来,军机处极为大臣对此事的看法也有分歧。有的人支持肃顺,坚决发对叶赫那拉氏参政,认为皇上破坏了祖制;但也有的人认为这没有什么,懿贵妃又不会篡夺皇权,皇上仍然安安稳稳的坐在龙椅上,她只不过为皇上分担一些罢了,有利于皇上的龙体早日康复。
这两年来,皇上倦于朝政,情绪低落,早有几个敏感的臣子看出来了,如果精明能干的懿贵妃能为皇上派遣困恼,让皇上好好的休息一下,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不过,军机处有一个,其想法与所有的人都不同,他便是恭亲王奕忻。作为皇族中,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铁帽子”王爷,他对咸丰皇帝自然是忠心耿耿,但有时也难免有非分之想。毕竟,他有着特殊的地位与经历。
当年,道光皇帝在世的时候,最钟爱两个皇子,一个是奕泞,即咸丰皇帝;另一个就是奕忻。道光皇帝为立太子之事,始终是犹豫不决。这就是说,恭亲王差一点就当上皇上。可是,天不遂人愿,始终还是奕泞登上了皇位。
恭亲王奕忻心底深处对此始终不能忘怀。但聪明的奕忻明白自己这一辈子没有当皇帝的命,他也不再去想了。近两年来,咸丰皇帝的身体如秋草一样衰弱,作为亲人,他为皇兄难过;作为王爷,他的心里又暗自高兴。万一皇上出什么不测,继承皇位的一定是小皇子载淳。但载淳尚且年幼,必须有人在背后支持他,辅佐他。
载淳的生母懿贵妃,为人十分的精明,这个女人如果将来能以母后的身份辅佐儿子,那对恭亲王奕忻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对于奕忻来说,对付一个女人总比对付一个男人要容易的多。所以,当咸丰皇帝驾临圆明园,整日听戏,游乐,几乎忘了朝政的时候,恭亲王奕忻默默的注视着精明能干的叶赫那拉氏,心中暗自高兴。
这一天,初夏的微风徐徐的吹来,懿贵妃聚精会神的批阅着奏折,她的眉头紧锁不展,好像很不开心似的。皇上又携皇后、丽贵妃、小皇子、大公主等人去听戏了。今日是“三庆班”献艺,报的戏名是“贵妃醉酒”一出戏,咸丰皇帝很爱听这一段,名伶那苗条、婀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三章乐不思蜀圆明园“四春”已昨日黄花〗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