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外夷为患皇上晕倒嫔妃着急(1/2)

更新时间:20111108

英、法、俄、美一天天的逼近,太平天国运动一浪高似一浪,恐惧之中咸丰皇帝渐渐地倦于朝政,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一位幻想凤在龙上的女人叶赫那拉氏开始有了政治野心,终于,她等来了粉墨登场的机会。

秋初的一天,三十岁的咸丰皇帝忽然感到心口处一阵阵疼痛,这种疼痛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不过,冬天疼的特别的厉害。

早上醒来,咸丰皇帝就感到四肢无力,嘴里好苦,好苦。这几天,他的胃口都不好,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于是他口谕不用早上了。到了上午,咸丰皇帝猛的想起今日必须上朝,他换上了龙袍,坐着龙銮上朝去。一路上,咸丰皇帝都在猜度着昨天肃顺和俄国公使谈判的情况,越想,他越是生气。

这些日子以来,肃顺与瑞常代表大清政府与难缠的沙俄公使伊格纳切夫交涉,始终没有结果。沙俄公使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强迫清政府承认奕山私立的瑷珲条约。肃顺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虽然沙俄公使伊格纳切夫也不甘示弱,他照会军机处,要求清朝另外派全权大臣谈判,但他的阴谋也难以得逞。

昨天上午,肃顺在大殿之上,忿忿地说:“皇上圣明,臣肃顺并无失职之处,俄国公使要求另外派人与他们谈判,无非是惧怕肃顺而已。”

咸丰皇帝很理解肃顺,说:“肃爱卿,这一切,朕的心中十分的明白,爱卿不必焦虑,朕自有主张。”

肃顺又说:“俄国公使气焰嚣张,他们扬言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其军舰将驶往河口。”

咸丰皇帝不禁紧张了起来,他询问道:“爱卿认为这只是扬言吗俄国会不会真的那么做。”

肃顺想了一下,回答说:“今日下午会继续进行会谈,至于他们的动静,明日上殿臣再禀报。”

就这样,肃顺退出了大殿,今日他一定会再来禀报昨天下午的情况的,坐在龙銮里,一阵秋风透过软帘吹了进来,咸丰皇帝不禁打了个寒颤。不知道是因为没有用早膳,腹内空空的,还是近来龙体一直欠安造成的,或许是昨夜睡眠不安造成的,咸丰皇帝只感到一阵眩晕,眼前一黑,他昏了过去。

龙銮停在乾清宫大殿门口,御前太监轻轻的撩开软帘,低头说:“万岁爷,到了。”

轿子里一点动静也没有,小太监又换了一声:“万岁爷,奴才候着呢。”

依然是没有一点儿的响动。小太监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连忙抬头一看,他吓呆了只见咸丰皇帝双目紧闭,斜靠在轿拦边,一动也不动。小太监大呼:“太医,快传太医。”

几个提起一点到大殿的大臣听到御前太监失声大叫,连忙跑了出来,上前一看,也都吓呆了,还是恭亲王奕忻镇定一些,他大呼:“小心抬回养心殿,快传太医。”

咸丰皇帝昏昏沉沉的醒了过来,他觉得龙銮前进的速度比平时快多了。他撩开门帘往外面一看,只见奕忻等大臣随行左右,大家一脸的严肃之情;他刚想开口问怎么回事儿,又觉得一阵恶心,他回想起刚才的眩晕,便一言不发,静静地闭目养神。

回到寝宫,大家小心翼翼的撩开软帘,发现皇上已经醒来了,才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奕忻亲自搀扶咸丰皇帝走进卧房,让他躺在龙塌上。奕忻轻声问:“皇上,好些了吗”

咸丰皇帝望着大家,他发现大家全部都凝视着自己,便问:“老六,怎么回事儿。”

咸丰皇帝拉住老六奕忻的手,奕忻轻声的回答:“皇上,龙体重要,太医马上就来,皇上应该多休息一会儿。”

说着,两个太医急匆匆的赶来了。

“恭请圣安。”

太医“扑通”一声跪下,向咸丰皇帝请安。他们明明知道如此传他们急速赶往皇上的寝宫,一定是龙体欠安,嘴里却还要说“恭请圣安”,这是面君的礼节吧。奕忻代皇上发了话:“起来吧。”

“嗻”

两位太医怎么敢怠慢,他们一前一后仔细的为皇上把脉,末了,都说:“皇上并无大碍,只是操劳过度,多加休息,调养,身体即可康复。”

咸丰皇帝及在场的几位大臣都深深的舒了一口气。恭亲王奕忻令两个大臣退下,他恭恭敬敬的坐在龙塌上说:“皇上身体欠安,臣以为近日还是不用上朝了。”

咸丰皇帝急切的问:“朕又何尝不想调养一些日子呢,但国事繁忙,朕怎么能安心休养。昨日肃顺与俄夷谈判的怎么样了,结果还不知道如何呢。”

奕忻心疼皇兄,安慰道:“皇上尽管放心的调养,从今日起,臣派人将奏折送到这里,皇上可减少途中的劳累。”

咸丰皇帝点了点头。从心底深处,他很感激这位皇弟弟。“减少涂中的劳累”无非是借口,皇上坐在龙銮上去上朝,是劳累不到他的。可是端在在乾清宫大殿之上看奏折的确是很累人。

群臣都站在下面,堂堂的天子不可表现出丝毫的倦态,必须坐如钟,立如松。几个时辰的听朝,的确是很累人的。而躺在养心殿里批折子,却很轻松。累了可以躺在龙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十九章外夷为患皇上晕倒嫔妃着急〗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