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中日战争爆发慈禧忙于办大寿(1/2)
更新时间:20120211
光绪皇帝虽然性格内向,但有时候也性急,自从听过了康有为,这个名字,便不能忘怀,第二天,他问师傅翁同龢:“爱卿认识康有为吗”
翁同龢猛地一惊,问:“皇上为何突然提起他”
“珍妃提及过他。”
“认识,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此人很有些激进思想。”
“朕正渴望这样的人”
“皇上,朝廷上下早已流传帝党与后党暗地争斗之说,皇上此举更应三思啊”
“朕谢师傅提醒,不过,朕不怕,管他什么帝党与后党,朕一心想富国兵强,为我大清振兴就是好党。”
颐和园的西太后一刻也没有放松过对光绪皇帝进行监控,从朝廷大事到生活琐事,她都不允许光绪皇帝有自己的主张。而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怎么能容忍。
很快,西太后与光绪皇帝的矛盾暴露了出来。双方各有一定的实力,西太后的追随者主要是李鸿章、徐桐等三代老臣,他们抱着“祖宗家法”僵持不放,竭力维护西太后的利益。又称后党李党。另一种势力显得薄弱一些,那些人坚持在年轻的天子一边儿,他们思想活跃、接受西方文化,以求富国强兵。这一派以翁同龢、潘祖荫、沈文定等人为代表,称帝党。他们多是清流党人物。实力不如后党。
一贯善弄权术的西太后明里归政住进了颐和园,暗地里却操纵着实权,这使光绪皇帝大为恼火。
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四年,西太后六十大寿,那是一个风云突变的艰难岁月。这一年夏日,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
光绪二十年春,颐和园里一片喜庆的气氛,大家为太后六十大寿庆典而忙碌着。早两年前,西太后就谕令礼亲王世择、庆亲王奕劻等人筹备这次庆典活动。
光绪二十年四月初,西太后召见光绪皇帝时,她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日本军队占领了朝鲜,朝鲜向大清国求救。当时,她并没有把此事放在心上,她唯一关心的是六十庆典。可是,光绪皇帝却忧心忡忡的说:“亲爸爸,朝鲜是大清的邻国,唇亡齿寒,朝鲜已求救于大清国,应立刻援助才对。”
西太后沉吟了一下,说:“令李鸿章的北洋军舰去援助吧。”
光绪皇帝马上问:“军饷不足,从何而补”
西太后一拍案几,怒声问:“皇上总不至于要减少大典之礼吧。”
光绪皇帝低头不语,只好回到了宫里。光绪皇帝回宫后,西太后立刻召见了世择与奕劻。这两个庸才一心巴结西太后,一个说:“日朝战事殃及不到大清,皇上多虑了。”
另一个说:“战事连年不断,总不至于因此什么事儿都不干吧。”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中心话题是“老佛爷六十大寿庆典不能减弱”,说的西太后心里乐滋滋的。她笑眯眯的问:“奕劻,哀家着你办的事儿,都办妥了吗”
奕劻一脸的媚态,他描述着:“老佛爷的懿旨,臣皆遵旨办妥。”
“说来听听”
“嗻,臣遵懿旨,已经将颐和园内未完成的地方督促完工了。另外,自西华门至西直门,街道两旁铺面已修葺一番,沿途还搭盖经坛、戏台,并分段设了一些景点。”
西太后听罢,喜形于色,她关切的问:“一共分多少段,设多少个景点。”
“禀老佛爷,共设六十个景点,城内二十七个,城外三十三个,此时,大部分景点已经完成,由于资金不足,城外的部分景点尚待完工。”
又是资金不足,一提起银子,西太后就头疼,为了办好六十庆典,她已拟制李鸿章拿出扩办海军的银子一百多万两,虽然李鸿章不太情愿,但还是拿出来了,怎么还不够。
奕劻见西太后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乐呵呵的说道:“太后不必担心,臣有一妙计。”说完,在太后的耳边嘟囔了几句。西太后连连发笑。
在西太后的授意下,世择、奕劻二人会同北洋大臣李鸿章等人为西太后大寿捐银活动开始了,不出一个月,便筹集了白银一百二十多万两。他们又来到了西太后的面前,向“老佛爷”汇报成绩。
“老佛爷,王公大臣们纷纷捐银,有的人竟然还捐出了传家宝,那场面可感人了。”
“老佛爷,您有所不知,人们争先恐后的捐银子,臣等告知已经够了,他们还要求再捐一些。”
西太后笑逐颜开,她高兴地说:“爱卿们如此爱戴哀家,哀家真是高兴。”
奕劻问:“所捐一百二十万两银子全部用于景点建设吗”
“不,动用其中三分之一即可,其余的用于颐和园的一些修葺。”
西太后正得意洋洋的计划着蓝图,忽见李莲英上气不接下气的冲了进来,他既没磕头,也没有下跪,一个劲儿的嚷嚷道:“老佛爷,日本人同北洋军队打起来了,万岁爷求见老佛爷。”
西太后猛地一震惊,她急忙问:“什么时候打上来的皇上来了吗”
“没来,皇上请太后回宫议事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三章中日战争爆发慈禧忙于办大寿〗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