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安公公在劫难逃西太后从中周旋(1/2)

更新时间:20120110

李莲英低声回答:“圣母皇太后听说安公公出事了,特派遣奴才来请王爷进宫商量此事。”

李莲英的目光始终盯着恭亲王,他想从王爷的面部表情上看出什么破绽来。可六王爷是何等的精明之人,他走过的桥比小李子走过的路还多,风风雨雨近四十年,岂能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奴才看出什么名堂来。只见六王爷紧缩双眉,显得十分不适:“本王昨夜染了风寒,现在实感不适,没办法进宫。不过,关于小安子的事情,本王知道一点点。安德海私自出京,有违祖制,他一路招摇惑众、搜刮民脂民膏,山东巡抚丁宝桢已将他参奏了,看来,龙颜大怒,谁都难保他的人头”

六王爷这段话说的很有分量,这是明确告诉李莲英:“你主子西太后再心疼,恐怕她也没用回天之力。”

此时,李莲英的羽翼尚未丰满,他既要牢牢抓住西太后“这根粗绳”,同时又不愿像安德海那样得罪王公大臣,特别是六王爷这等有政治实力的人物,他也必须紧紧巴结着。他深信,今后还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

李莲英了解了事情的大致情况,便点头哈腰地说:“王爷,太后的脾气你也是知道的,拖过了今天,明天、拖不过后天。王爷总不可能一辈子不进宫吧。依奴才之见,不如王爷快快想出个万全之策

,由奴才向太后婉言相告,或许情况会有所转机。”

恭亲王没曾料到平日里并不显眼的李莲英处理事情如此得体,他那么精明能干的劲儿不亚于当年的小安子,不可小看这位“李公公”也。既然李莲英什么都明白,此时也不用再瞒他什么了。于是,恭亲王说:“密旨已发出去了,估计快到了丁宝桢手里,恐怕现在小安子的人头早已人头落地了。”

“啊人头早已落地了”

李莲英张大了嘴巴,做出惊骇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他紧张地说:“王爷,这可怎么办太后肯定会大怒的,现在必须先想个法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先稳住太后再说。”

恭亲王一见李莲英有从中调解之意,便放松了警惕,他坐了起来追问:“依李谙达看来,怎么做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呢”

平日里,李莲英正想逢迎恭亲王,只愁找不到机会,今日天赐良机,他不会轻易放过的。他凑近王爷,低声说:“王爷的大格格深的太后的喜爱,可以让她进宫为王爷求个情,奴才见机行事,替格格敲敲边鼓,两个人一唱一和,定能平息太后心中的怒火。”

恭亲王有些感动了,眼前这个奴才,他奕䜣从未正眼看过几眼,但在非常时期,李莲英却能献计献策,实属不易。恭亲王说:“也只好如此了,事情办成以后,本王心中自然有数。”

李莲英连忙拦住恭亲王,不让他说下去。

“王爷何必那么客气,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以后奴才愿意为王爷继续效力。”

恭亲王觉得李莲英还可以信得过,便把密旨的底稿交个了他。恭亲王还是不放心,再三叮嘱,让李莲英尽量把事情办得圆满一些,以减轻西太后对自己的不满情绪。

李莲英似乎很有信心,他说:“王爷请放宽心吧,奴才一定会见机行事,努力办好这件事情。”

李莲英走在回去的路上,洋洋得意:“安公公呀,安公公,你不是很聪明吗为什么会人头落地。明明顺帝爷时就树牌告诫:太监不许干涉政事、不许私自出京。安公公,你仗着西太后宠你,太无视祖宗家法了,干出了这等蠢事儿,这不叫拿鸡蛋去撞石头吗这一次呀,你非撞个粉身碎骨不可。”

李莲英从心底深处笑,他笑安德海的蠢,更笑自己的时运来了,李将代安,他欣喜若狂。回到了储秀宫,李莲英立刻哭丧着脸,一副没精打彩的样子。西太后一见他这幅神情,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

“小李子,你快说说看,你都打听到了什么王爷呢”

“回主子的话,昨日王爷偶染风寒,此时正躺在床上不能来。不过,奴才也得到一些确切的消息”

李莲英尚未叙说,眼泪已夺眶而出,拿泪水还真像泉水一样直往外涌,如同死了亲娘老子,哭的西太后心烦意乱:“好了,别哭了。有什么事情,快说”

李莲英抹了把鼻涕,收敛了眼泪,他从袖筒里掏出了密旨的底稿,双手碰到西太后的面前,抖抖地展开了张纸张:“主子,您请看”

西太后一把夺过底稿,她吃惊了,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本年七月初六以来运河道路有太平船二只,小船数只,驶入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境内仪卫煊赫,自称钦差,实无勘合。据查系安姓太监,私自出京,罪不可赦,著丁宝桢速派干员,于所属地方,将该太监查拿,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其狡辩。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隶或潜往河南、江苏等地,即著曾国藩等属一体严拿正、法,毋庸再请旨,尚有疏忽,惟该督抚是问。

钦此

读完密旨,西太后已是满色铁青,她气得把底稿撕得粉碎并砸到了李莲英的身上,她忽然间歇息底里里地大叫起来:“什么就地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二章安公公在劫难逃西太后从中周旋〗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