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皇上大臣不敢处置一个太监(1/2)

更新时间:20120104

小皇上见他们两个人像踢皮球似的,你踢给我,我抛给你,最后把“皮球”又甩到了皇上这里。同治皇帝毕竟年少,经历的事儿不多,说话做事还显得有些莽撞,他脱口而出:“这等胆大妄为之徒,杀了他。不杀他,还杀谁”

恭亲王与明善对视了一下,他们没有想到皇上的注意已定,而且是那么肯定的话气。此时,恭亲王的心里还是有些顾忌的,这些年来,他被铁女人西太后制服了,他深知小安子在西太后心中的分量。果真顺利杀了小安子还好说,万一杀不了他,日后小安子子一定会像条疯狗那样反过来扑恭亲王。

“皇上,还是再三考虑,考虑吧,免得留下后患。”

小皇上显然有些不满了,在载淳看来,他的六皇叔有才干,有魄力,有胆识,而且又精明强干。小的时候,他还曾崇拜过六皇叔,怎么今天他还是这么优柔寡断,这不是恭亲王的风格啊

“还犹豫什么,杀就杀了”

恭亲王生怕皇上太年轻,血气方刚,做事缺少冷静,他连忙说:“不如禀告两宫太后,让她们定夺。”

小皇上终于明白了,六皇叔是摄于西太后的淫威,小皇上体贴恭亲王的苦衷,他说:“也好,我们现在就去找母后皇太后。明善,你回去吧,在军机处等候。”

同治皇帝已经将话挑明了,他只能让东太后知道小安子的事情,绝不肯让生母皇太后知道这件事。恭亲王与明善不禁暗自佩服同治皇帝的英明,不禁对他们的皇帝肃然起敬。

这几日,已经移居钟粹宫的东太后也是坐卧不安。十几天前,她说服了西太后,让同治皇帝学着看奏折,她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情,而且这件事非同小可。。

从礼制上讲,咸丰皇帝在世时,东太后是皇后,西太后是贵妃,她们一正一庶,东太后的低位要远远高于西太后。但这位钮钴禄氏生性温和、谦虚贤惠,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后,西太后立刻表现出极大的权欲,她咄咄逼人、锋芒毕露。东太后不愿意和她争高低,以至于造成了西太后的错觉:东太后怕她。

在这种错觉的驱使下,西太后一天比一天不把东太后放在眼里。名义是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西太后一个人说了算数。即使是相当重要的军机大事儿,西太后也往往不和她商量,一个人做主起拟谕旨,然后也不解释,只是让东太后钦上印,那枚“御赏”印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

久而久之,东太后也不愿意再过问政事儿了,她一天到晚躲在寝宫里过着一种清教徒似的生活,吃的简简单单、穿的、用的也不奢侈,唯一让能她感到一丝安慰的是载淳渐渐长大,他健康、聪明、活泼、善良,虽然不是自己所生,但胜过亲生儿子。

咸丰皇帝早年与皇后钮钴禄氏感情笃厚,特别是叶赫那拉氏受宠以前,咸丰皇帝对他的皇后是既爱又敬,夫妻携手游园,吟诗作赋,春光融融,十分和美。自从咸丰皇帝宾天后,东太后便处于一种凄凉、孤独的境界之中,她望着华丽的宫殿,总有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凄苦感觉。她难免终日哀愁,常以泪洗面,太监、宫女见状,很为主子担心。东太后常常不知不觉间流出了泪水,每逢这种情况,东太后的心腹宫女玉儿总是低声劝解:“主子,先帝若九泉之下有知,他也会为主子担心的,这样下去会拖垮身子的。”

东太后收住了眼泪,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有两天没见过皇上了,也不知道他近来可安好。”

正在这时,只听得太监高声报:“皇上驾到”

东太后也忙去擦去眼角的泪水,这个皇帝虽然不是她所生,但是他是她从小疼大的,一听说儿子来了,东太后顿感到眼前一亮。

“皇额娘吉祥”

东太后轻轻地拉住小皇上的手,再一看恭亲王正站在皇上的身后,正欲施礼,东太后笑了笑,说:“老六,都是一家人,又不是在朝上,何必如此拘礼。”

恭亲王道了谢,三个人便坐了下来。三四天前,同治皇帝曾偷偷地告诉东太后离京一事儿,包括皇上写给丁宝桢的密诏,东太后也略知一二。但是,丁宝桢参奏小安子的折子已经到了皇上手中,东太后并不知道。她见恭亲王一脸的严肃,虽然心里也猜出个七八分,但同治皇帝没有提及此事儿,东太后还是不说的好。

一见到同治皇帝,东太后又想起了昨日的事情来,昨日下午,同治皇帝的老师李鸿藻忧心忡忡地来到了钟粹宫。李师傅教授小皇上已近十年,十年来,他尽心尽力,可谓恩师也。平日里,李师傅几乎不到两宫太后这儿请安,此时来找东太后,他一定有话要说。

“太后吉祥”

李师傅向东太后行了个大礼,东太后连连说:“李师傅快快请坐,玉儿,给李师傅快快上上等的龙井茶。”

东太后非常尊敬李师傅,她让李鸿藻坐到嘉宾位上,李师傅执意不肯坐,他“扑通”一声跪在了东太后面前,愧疚的说:“臣不才,没有尽到责任,请求太后督过。”

说着,他流下了眼泪。东太后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六章皇上大臣不敢处置一个太监〗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