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安德海下江南命不久矣(1/2)

更新时间:20111231

一大批宫宝源源不断地传到了小安子的手里,起初,数目很小,很好出手,渐渐地宫宝多了,小安子不敢在京城销赃,他生怕哪一天走漏风声,他小安子的脑袋就不保了。

于是,安德海想到了一个销赃途径:到江南去买。走的远远的,他“鬼子六”反正不能跟他到天边

再者小安子的老婆马小玉天天闹着丈夫带她到江南一带去游玩,小安子也想讨好漂亮的老婆,于是,他答应马小玉:“好乖乖,能我瞅准机会,向西太后提出请求,一定带你下江南。”

事也凑近,使得小安子非出京城不可。那一天,小安子本想讨好同治皇帝,便硬缠着同治皇帝赐他几个字,小皇上恨透了安德海,他二话没说,随手展开宣纸,,写了一个大大的“女”字,说:“朕赐你一个字给你,拿去吧,好好想一想。”

小安子一看,是一个大大的“女”字,他大为不解。不过,小安子明白这不是件好事儿,他一口气跑到西太后面前,把整个过程,详详细细的描述给主子一听。西太后拿过纸条,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她的声音有些低沉,说:“不妙,皇上想杀你。你看,“安”字少个宝盖头,不就是个“女”字吗这分明是皇上想要你的人头。”

一句话说的小安子毛骨悚然,他哆哆嗦嗦的说:“主子,这可怎么办呢”

西太后沉思了片刻,缓缓地说:“你还是出去躲一躲吧。再说,皇上已经十六岁了,眼见着要完成大婚,你不如借采办龙袍之机,出宫躲避风头吧,我在慢慢的说服皇上,让皇上消除对你的仇恨。”

小安子正想下江南销赃物,逛山水,如今主子又让他出宫躲一躲,几件事情不谋而和,他何乐而不为呢

可是,一转念,西太后又为难了,大清宫有个规定:太监不准出京城,擅自出宫是要杀头的。她可不愿意让心腹让心腹太监白白的送死,所有,她叹了口气说:“不行,哀家不放你走,你擅自离京,万一被六王爷抓住了把柄,他会大作文章的。”

小安子不愿意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着急着说:“主子,你不用担心,咱们不张扬便是了,悄悄的走、悄悄的回,奴才办完事就回京。最多不过二三个月的时间,不会有人发觉的,奴才一定在苏杭一带为皇上购来上等的丝绸做龙袍,保管主子您欢心。”

西太后一想,小安子说的也有道理,她便勉强的点头同意:“好吧,路上一定不要太张扬,还是收敛一点的好,快去快回,谨慎从事。”

“嗻”

小安子一心想着出京城,一点也不顾虑自己的安慰,他一心想出京城,淡化同治皇帝对自己的仇恨,他更想方设法的想去江南,借采办龙袍之机,又可以捞上一笔钱。然后继续南下广州,把从宫中带出来的奇珍异宝全部出手,腰包里装满白花花的银子再回京。到那时,同治皇帝看到小安子精心选购来的丝绸锦缎,他一定会龙眼大悦的,过去对小安子的那一点成见也会淡化的。

嘿嘿,美哉,美哉。

这几天,小安子的心里颇不宁静,他盘算着走旱路,还是走水路带多少的家丁走,路上经过哪些州府,这些地方官,有哪些是巴结安公公的,哪些又是不理睬他的,以便有选择的会见他们。小安子听从了主子西太后的劝说,不打算太张扬,以免宫中把安公公下江南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的。不过,内务府有个专司记录后宫事情的陈公公知道了这件事儿,这位陈公公憨厚又善良,他自知得罪不起安德海,便装聋作哑,不问也不说。他明明知道安公公没有得到什么谕旨,这分明是私自出宫,有违祖制。

不过,陈公公心想:一向专横跋扈的安公公是不在乎什么祖制的。祖制还规定后宫太妃及妃子不准太监侍寝呢,他安德海**年来不是一直在储秀宫侍寝吗不是谁也没动他一根毫毛吗

陈公公想来想去,总觉得安公公私自出京有什么不妥,他在内务府专司“记档”,即记录宫中发生的一切大事。记吧,安公公没奉谕旨告假;不记吧,宫中明明少了个大活人,万一有人查出此事儿,他陈公公难逃其咎。万般无奈之下,陈公公决定向内务府大臣,自己的顶头上司明善报告了这件事。

陈公公在内务府找到了明善,明善这个人比较的圆滑,平日里他既与恭亲王奕䜣好,又不得罪西太后,对于小安子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善是个中立的人物。

明善一见陈公公满脸愁云,便知道后宫一定发生了什么大事,不然,陈公公是不会踏入内务府的大门的。

“明大人吉祥”

“免礼,陈公公,有什么事情吗”

“昨晚安公公告诉我,太后让他下江南采办龙袍,他说相待几位公公一起走。”

明善一听这话便愣住了:“什么,有这等事情吗”

“回大人的话,这事儿一点也不假,是安公公亲口对我说的。”

“哦,他是奉了谕旨呢,还是没有”

明善追问着一家,很显然他也是有深刻用意的。陈公公含糊其辞的说:“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代魅姬慈禧太后】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零二章安德海下江南命不久矣〗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72/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