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归来(1/3)
更新时间:20120718
大燕历承泰四年,在殷玉瑶的主持下,兴办了几件大事:
其一,晋议事院书办申元孟与童铭为观风使,持天子节栉,视察边境,并进入也牧,实地考察;
其二,令户部与吏部,协助浩京商人风轻裘,开办大燕国内第一家钱庄;
其三,建立三大书院,并广告天下,凡有真才实学之人,只要通过入学考试,皆可免费入学就读,旨在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
其四,创立海航司,招揽精通海上航行的人才,研究各项新的技术,并将之一一实化,打造船只,训练相关人员;
其五,命集贤馆所有士子,轮流编撰天下典藏,凡文治、武功、天文、地理、术数,只要对人对世事对时局有利的,皆收录入内
即使是最粗蠢之人,也能看得出,殷玉瑶欲大展鸿图的壮志雄心,一时朝野上下,人人像搭上弦的箭,撒开蹄的马,欢腾着朝前飞奔。
大燕,这个传承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宛若一艘扬帆起航的船,朝着天边朝阳升起处,波澜壮阔地驶去。
此时,它的掌舵手,屹立在乾元大殿外的玉栏杆旁,眺望着天边斑斓霞彩,眸底却是一片澄净无波。
“皇上,”洪诗炳拾级而上,在她身后立定,“杨光华和毕星晓,已经回朝交旨。”
“哦,”殷玉瑶回过头,“他们现在何处”
“正宫门外。”
“好,”殷玉瑶一摆手,“传他们二人,明泰殿见驾。”
“微臣杨光华,参见皇上。”
“微臣毕星晓,参见皇上。”
“二位爱卿平身。”
待他们站起,殷玉瑶细细凝眸看去,但见杨光华形容黑瘦,身材也只中等,是那种放人堆里就找不见的人,而毕星晓面色红润,印堂发亮,身体偏胖,唇角微微向上扬起,透露着明显的自信。
“岭东的情况如何”
“启禀皇上,灾情确实严重,微臣等到了岭东,立即与岭东郡守万啸海取得联系,火速派郡兵救助受灾民众,并搭建临时帐篷安顿难民,将朝廷运去的救灾物资一一分发到百姓们手中,如是半月有余,灾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但百姓们的家产田园损毁殆尽,眼见着时令又将入冬,只怕境况堪忧。”
“依两位爱卿看,此事当如何办理”
“臣谏议,再拨赈灾银两五百万,帮助灾民们尽快修复房舍。”
“五百万”殷玉瑶不由倒抽了口凉气申元孟和童铭临去时,已从国库中划拨出一百万两银子,而创办海航司、兴建书院,也花了不少银两,现在却到哪里去找五百万两银子出来
杨光华和毕星晓一看殷玉瑶的面色,便知就里,可是岭东灾民的情形,确也不容拖延,正在犹豫间,乔言的声音忽从殿外传来:“皇上,吏部尚书单大人求见”
“传”
单延仁进得殿来,先看了杨光华与毕星晓一眼,径至丹墀之下,躬身伏倒:“皇上,风轻裘闻知岭东灾事,联合浩京城中数十家商号,自愿捐出纹银共计六百万两,以资国事。”
“什么”殷玉瑶惊喜的同时,也不免暗暗吃惊想不到倡商贸仅只数年,浩京城中便有了如此多实力雄厚的富户,再则就是风轻裘的号召力,实在大大出乎她意料,难怪他如此有把握,只需要户部一纸官凭,便能创建偌大的钱庄很多念头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但是眼下,却容不得她想太多。
“既如此,先将其中五百万两交与杨光华与毕星晓,劳二位爱卿再往岭东一次,务必在寒冬到来之前,替所有灾民建成新居,若有一人挨饥受冻,朕必唯你们是问”
“微臣领旨”
“单延仁,你亲自书写牌匾,到内库领珊瑚玉树一株,东华珠百颗,前往永泰钱庄,彰表风轻裘之义举,并且转告他,让他放手做大事业,不要有所顾忌”
“是皇上”
接连办了好几件大事,殷玉瑶也有些疲倦,待他们离去,便在乔言的服侍下起身,往后殿而去。
才过中门,却听一阵“唰唰”的剑气声传来,殷玉瑶摆手示意乔言噤声,自己悄悄走到大榕树根儿下,展眼望去,却见燕承宇手执一柄短剑,身形腾挪跳跃,宛若沧海蛟龙。
十三岁的男孩子,身体已经长开了些,就像一棵峭拔的小松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让殷玉瑶看着,心中便生出无限的欣慰。
煌曦,你瞧见了吗这是我们的儿子,他
正在殷玉瑶无限遐想之时,一声冷喝却骤然响起:“停”
再一看,燕承宇整个动作已经僵住,另一道人影走过来,伸脚在他腿上重重一踢:“告诉你多少次了,下盘要稳,要牢,重来”
同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做了数十遍,直到夕阳西下,晚霞染赤,方才作罢。
殷玉恒离去,燕承宇收剑而立,这才抬手拭去额上汗水。
深吸一口气,殷玉瑶从树下走出,站到他背后,轻唤一声:“宇儿。”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倾国红颜:大燕女皇】最新更新章节〖第367章归来〗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5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