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大西洋海战终(1/2)

明军潜艇异常熟练的潜入海水之中。頂点小说,x在这种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之下盟军很难发现这些狡猾的海狼们的踪迹。除了不断的兜圈子仍深水炸弹试图碰运气之外,他们此时只能是等着明军潜艇自己露头。

原本这种战术是对付潜艇最好用的方式。这个时代的潜艇可没有能够续航数个月的核动力以及内循环系统。他们无法在海底待上太长的时间,最多数个小时之后他们还是要浮出水面的。

但是因为船队被攻击造成了巨大损失导致了官兵们着急上火,盟军护航舰队并没有发现他们那些在恶劣天气下几乎无法起到多大作用的雷达上有两个反射面时隐时现的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向着船队冲过来。

到了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盟军护航舰队旗舰梅肯号重型巡洋舰上的雷达兵们终于确认了有不明身份的大型水面舰只正在向着自己的船队靠近。可惜没等他们向船长发出警报,二百毫米口径的炮弹就已经劈头盖脸的砸了下来。

美国人的护航舰队实力并不强,一艘重巡,三艘轻巡加上九艘驱逐舰的规模对于s79编队内的四十二艘运输船有三十三艘被击沉,四艘负伤之后勉强挣扎到了爱尔兰。只有五艘运气爆棚的运输船得以逃出生天。而他们所搭载的数十万吨各种货物也随之沉入海底。

s79船队的悲惨遭遇极大的刺激到了盟军。他们立刻就暂停了所有的海上航线,同时将已经出航的船队全都招回了港口。经过重新安排调整之后护航力量更加强大的船队再次大规模出击。而这个时候盟军已经极大的强化了对运输船队的护卫力量。他们甚至于出动了护航航母以及老式慢速战列舰来担任警备工作。

北大西洋航线再次开启之后,盟军的警备力量成倍增加。这虽然大大增加了盟军海上力量的使用频率,加大了战舰负担。可是其效果也是比较明显。明军袭击舰的战果迅速下降,而损失率却大幅度攀升。

不过明军也不是坐视不理,随着张诚对北大西洋航线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战舰被不断调派进入这片广袤的海域之中。甚至于为了对付盟军的大型护航战舰,张诚亲自给海军部下达命令要求他们也同样派遣大型战舰去攻击运输船队。

至于可能的损失。张诚认为这些战舰原本就是用来作战的。保护在戒备森严的海港之中没有任何意义。存在舰队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失败的战术。海军是进攻性的兵种,因为惧怕损失而不敢作战,那这种海军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张诚说的大型战舰只能是主力舰级别的船只。海军部的大佬们心疼自己的大型战舰,哪怕战列舰已经沦落了可是这些大佬们也舍不得让这些主力舰去做打击运输船的事情。哪怕大明海军家大业大也无法进行这种规模的败家行为。张诚的命令在海军部大佬们的眼中就是败家。

只是张诚的命令却是不能违背的,经过一番协商争论之后,海军部最终决定将大明海军之中仅存的两艘在战场上作用不大的战列巡洋舰派出去担负袭击舰的任务。

这两艘仅存的战巡已经服役多年。如果不是赶上了战争爆发或许此时都已经宣布退役。在这种情况下海军部很快就将他们推出去当作挡箭牌。无论怎么说,战巡也是大型战舰不是。

对于海军部耍的花枪,张诚的心中自然是微微有些不满的。虽然这些速度快,续航能力强,而且火力凶猛可以对付那些猛烈老式战列舰的战巡去出做袭击舰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战巡合适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以及夜间作战。但是在盟军大规模为运输船队配备了护航航母提供空中力量的情况下,大明海军也就有了出动自己航母的必要。

只不过对于现在的大明海军来说,出动航母远比出动主力舰更加困难。现在的海军核心可是航空母舰。最终无论海军是多么的不愿意,但是张诚的命令却是海军无法拒绝的。随着战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无论是主力舰还是航空母舰全都被不断的投入到了大西洋海战之中。

实际上张诚命令攻击北大西洋航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将多少多少万吨的货物和多少数量的盟军官兵们送进海底。张诚的主要想法是为了阻拦美国人向欧洲战场提供支援的力度。

现在随着春季的到来,俄国地区原本滴水成冰的天气正在逐渐好转,在冬季的时候被寒冬冻结的硬如钢铁一般的大地也开始逐渐解冻。道路状况糟糕至极的俄国春季泥泞的道路也无法阻挡明军钢铁洪流前进的步伐。

实力雄厚的明军才不会在乎什么装甲部队的摩托化小时,各种车辆机械就这么毫无顾忌的消耗着在盟军眼中宝贵的摩托化小时在泥泞的道路上狂飙猛进。明军眼看着就要横扫俄国,随后杀入欧洲腹地结束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在这种时候张诚是绝对不会允许美国人来给他增加麻烦的。

随着大明海军不断加强对北大西洋航线的攻击力度,盟军也开始加强护航力量。双方投入战场的大型战舰数量和规模全都急速增加,最终这场原本只是对运输线继续封锁的作战演变成了双方海军主力之间的大规模对决。

从三月下旬开始,几乎每个星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辉煌之世】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七章大西洋海战终〗地址https://wap.xbqg9.net/1/135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