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九五 下一(5/6)

了。能收服这名留名千古的汉家名将,赵瑜甚至觉得他不枉来此一遭。

早在军报中,看到跟着陈伍一起回来的军官名单里有岳飞的名字,赵瑜就一直在期待。今天献俘时,赵瑜的双眼一直在陈伍身后的众人中打着转。不过左看右看,也不见心目中拥有独一无二气度的岳鹏举。

不过回宫时听王贵说,岳飞并不在那里面。再一问,方知是水土不服报了病。他当即便派人回船上传话。回宫之后,又立刻遣了医师过去给没能参加大典的病号们诊治,只希望岳飞不会有什么意外。

不知过了多久,心神重新回到书房内,见陈正汇和陈伍都在看着他,赵瑜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五哥你继续说金人的事。”

“宗望、宗翰渡河回师,一路北行,三天后才进了邢州地界。不过应该就是在那天,他们收到了我军破燕的消息。而后金虏留下两万守着财货俘虏,其余则全速北进,四天总共行进了七百里,抵达燕山府。也就是在二月廿二。

他们到了燕京后,待了三天,等后军抵达后,宗望和宗翰两军便分道扬镳。完颜宗翰过紫荆关回镇大同。而宗望没有往他的守地平州来,却反走古北口,向北翻过燕山,往中京道去了。微臣收到的情报就到此为止,接下来,微臣就已经上船南来了。”

赵瑜点了点头,陈伍说的这一通情报,他已经收到,但他想听听陈伍的分析,“宗翰、宗望放弃了燕京,宗望甚至连平州都放弃了,而改回中京道。五哥,你有什么看法?”

陈伍毫不犹豫的答道:“女真人要放弃幽燕一地了。他们的目标,日后可能会是关中。”

“吴乞买会同意吗?”宗望和宗翰做决定时,吴乞买的命令不可能到,甚至上京很可能还没有收到完颜斜也被俘的消息。

陈伍解释道:“女真刚刚开化不到十年,任何决策至今仍是勃极烈们合议,吴乞买仅仅是名义上的皇帝。听说前段时间,吴乞买多用了一点公库中的财物,便被几个勃极烈拉下来打了一顿板子。”

“竟然还有这等事?”赵瑜骇极而笑,陈正汇也是惊诧莫名。

陈伍肯定道,“应该不会有假。在金国,宗望和宗翰都是勃极烈,一旦两人做了决定,吴乞买的想法并不重要。同时只要有旅顺和天津在,女真人也不敢再南下幽燕。就算占了燕山府,只需天津、旅顺出兵向北,攻打辽阳,吴乞买也得乖乖将兵收回去。”

渤海是东海水师的天下,两军只要出海向北,根本不用担心敌军阻挡、粮道被断。溯辽河而上,三五日间就能抵达辽阳城下。

赵瑜相信陈伍的判断,这也与参谋部中一部分参谋们的判读暗合。他沉吟起来,“女真人既然要放弃幽燕,燕山府如今便已是无主之地。燕地汉人四成投了我,四成死于兵灾,剩下的都投了常胜军,甚至连人都没有。”

“种师道的三千精骑在黄河北岸将常胜军打得全军覆没,连郭药师也一起被砍了。燕山府也被微臣烧了,如今也就是易州、涿州还有点常胜军的余孽在。”

赵瑜点着头,道:“虽然燕山府城烧了有些可惜,但白纸上才好作画。重建燕京,让一部分燕地汉人回归故土,也是一桩美事。”

陈正汇脸色微微一沉:“陛下,国库可没那么多钱可以浪费。”

“这是当然。重修燕京也是日后的事了。”赵瑜笑道,“不过重建燕京也是势在必行,顺天府毕竟是孤日后的北京。”

还没听说另设五京之事,从陈正汇那里得到解释后,陈伍不解的问道:“比起燕山府,天津岂不更好。”

“山有燕山、太行,水有桑干、高粱,论地理燕山府更胜天津。且天津船只可从桑干河直趋燕山府,而河北平原更是一望千里,交通也是极为便利。”解释了两句,赵瑜又对陈正汇道:“陈先生。虽然孤如今驻跸江宁,等孤登基后,江宁便要改名建邺,升为南京。不过历朝历代,建都南京者甚众,可国祚从来没有一家超过百年。此地虽有王气,却淡薄得紧。”

陈正汇皱着眉,揣摩着赵瑜的话,突然惊得站起:“陛下不欲还都东京?!”

陈伍也是闻之一惊。难道赵瑜竟要放弃东京开封府,迁都燕山?!

“那当然!”赵瑜的笑容有些随性,像在开玩笑。但在熟悉赵瑜性格的陈正汇和陈伍眼里,那是斩钉截铁、不容反驳的表情。

“陛下!汴梁富丽甲于天下,人口有百万之众。天下有何城可比?!”陈正汇还尽力劝说。

赵瑜当然知道东京城是个好地方,但他更清楚汴京的发展已然到了极限:“那地方可以吗?每年为了六百万石纲运,要在汴河上浪费多少财税?光是为了疏通汴河,就要常年在河边维持上万厢军。还有沿途州县的百姓,更是被纲运差役折磨了百多年。太祖皇帝一直都想迁都洛阳,可惜被赵炅阻挠,未能成行。

那花石纲,不过是运些草木石块,却闹得天下生变。朱勔祸乱江南是一因,但汴河不畅也是其中一因。汴河通行极限是七百料,而海上,就算是三五万料的巨舟,只要想造,就能造得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宋帝国征服史】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八章 九五 下一〗地址https://wap.xbqg9.net/1/1269/261.html